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练习课教学反思(贾文双)

发表日期:2019/6/12 9:24:10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贾文双 有971位读者读过

练习课教学反思

                                       贾文双

   这是我第一次在大家面前上练习课,原因之一是所有的课文已经上完,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想挑战一下自己,想要去探索如何上好一节练习课。练习什么呢?最近孩子们在做题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给了我方向,那就上一节修改病句的专项练习课吧。

练习课最怕的就是上成一节枯燥乏味的“做题课”,所以我在课件的制作上花了一番心思,以较为有趣的故事《韩复榘演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设计了“热身活动”、“渐入佳境之趣味砸蛋”和“终极挑战”三个环节,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堂课下来,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其次,在题目的设计上,遵循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使得学生能够一步一步地掌握修改病句的步骤和技巧。

    还有一点比较满意的地方是,在做习题的过程中我最大程度地给学生解答的机会,尽可能地顾及到处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让全部学生都参与进来。

当然,由于缺乏专项练习课的教学经验,这节课存在着诸多不足:

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不太合理。一开始便把常见的病句类型告诉给学生,“成分残缺”“语序颠倒”“不符事实”等这些较为专业的名词很多学生还很陌生,一下子展示出来或者让他们理解很有难度。不如在下面的热身练习中来总结出示。对于小学生来说,只要会修改即可,其病因的准确阐述似乎有点要求过高了。同样,对于修改符号的复习也没必要单独设计一个环节,穿插在做题过程中会更有效。语病类型、修改符号完全可以穿插在热身活动中,这样更为有效,也不至于枯燥。

二、一些细节做的不够到位。例如在出示热身活动的题目是,十一据病句一下子就展示出来了,无疑让学生有了发愁犯难的心理,其实可以一句一句地出示,这样逐个解决更能够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信心。

三、错失了抓住学生兴趣的机会。明显能感觉到在一开始讲故事时,我充分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但《韩复榘演讲》这个笑话其实在课堂的结尾还可以利用起来,让学生通过一节课的练习,尝试着把他演讲过程中的语病改出来,这样既能保持他们的兴趣,驱散练习课的枯燥,又能使整堂课首尾呼应,设计更加完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课堂教学的这条路上,永葆初心,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