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教学设计
发表日期:2019/9/29 17:33:39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汪秀琴 有836位读者读过
《秋天》教案
教学目标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
认识3个偏旁,会认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练习用“秋天”“一会儿”口头造句。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词义。
初步认识自然段
会认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用“秋天”“一会儿”说话。
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的情感。
教学准备
字卡、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前,老师要带大家去大自然欣赏迷人的景色,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观看的时候注意思考一个问题: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秋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和秋天有关,跟老师一起来走进这美丽的秋天吧!(板书课题“秋天”)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出示字卡,同学们能在这里边发现我们学过的汉字宝宝吗?下面跟老师一起来读一读,点名读,齐读。
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朗读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朗读的要求,(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稍稍外斜,眼睛看字,字字入目。)
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第一自然段。(注意:正音。Liang后鼻音,huang后鼻音,一片片,一是二声,了和子都是轻声。下面请大家跟着老师来一起读一遍。)
秋天出现了哪些变化呢?有没有同学能说一说,生:天气凉了。师板书:天气 凉。出示字卡,带读。让学生当小老师带读,分读天气和凉了,再请同学把天气凉了这个词组读一读,读好,读出凉的感觉。
师板书:树叶 黄了。出示字卡,带读,看看树是由我们学过的哪两个字组成的?木和对,木在这里是树的偏旁,木字旁,和树木、木头有关。叶是由学过的口和十组成的。口字旁。分读树叶和黄了,再请同学把树叶黄了这个词组读一读,读好,读出黄了的感觉。
师板书:树叶 黄了 落下来。出示一片片,带读,让学生感受一片和一片片的区别。
一片是很少,一片片证明树叶很多。像这样的重叠两个字的词语往往形容一种事物特别的多,同学们还能想到哪些由一开头的叠词呢?比如一朵朵花。大家觉得这样的景象美不美?你们喜不喜欢?谁能根据老师的板书来把第一自然段背给大家听一听。
同学们,第一自然段描绘的是秋天地面景色的变化,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秋天的天空又有哪些变化呢?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他读的时候,其他同学找一找这一段出现的最多的一个字是“一”,这个一很神奇,它在不同的地方有不一样的读音,下面请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读这几个音。师带读第二自然段。秋天来了,天空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板书:天空 蓝、高。出示字卡,带读。板书:大雁 往南飞。出示字卡,带读。大雁为什么要往南飞?它是怎么飞的呢?有没有同学能来模仿一下大雁是怎么飞的?大雁为什么要这样飞呢?飞在前面的“头雁“的翅膀在空中划过时,翅膀尖上就会产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气流,排在它后面的就可以依次利用这股气流,从而节省了体力。但“头雁”因为没有这股微弱的上升气流可资利用,很容易疲劳,所以在长途迁徙的过程中,雁群需要经常地变换队形,更换“头雁”。
一会儿……一会儿。这句话里面一共有三个不同读音的一,大家在朗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有谁知道一会儿是什么意思吗?会和个字都是人字头。谁能用一会儿……一会儿造个句。老师先造一个给大家示范。
齐读第二自然段,请同学看着老师的板书来背一背第二自然段。在秋天我们能看到这么多的变化和美景,作者也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啊,秋天来了。这里面有一个新的标点朋友,它就是感叹号,感叹号往往是为了加强语气,表达作者的感情,谁能读好这句话呢?
三.再读课文,书写生字
此时此刻看到这样的秋天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觉来完整的读一遍课文(播放音乐)
比较认识“了”和“子”。
书写“了”“子”,注意写字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