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诗三首《山行》
发表日期:2019/9/30 17:28:43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林雨晴 有2109位读者读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山行》教案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4个字“寒、径、斜、霜”,重点写好“径”、“斜”两个左右结构的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通过看注释、画图体会诗句含义,在反复诵读中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
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看注释、画图体会诗句含义,在反复诵读中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枫叶板贴、生词卡片、学习单、ppt
教学过程
一、学习单交流,激发兴趣
1.课前陈老师在学习单上布置了一道题目,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请用一首诗来说明理由。谁想来交流?
2.同学们有的喜欢夏天,有的喜欢春天,还有的喜欢冬天,诗人杜牧也有喜爱的季节,他把这个季节的美景藏进了一首诗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杜牧的诗,齐读诗题《山行》。伸出右手的食指,跟老师写一写诗题。
3.现在,先请同学们自己去山中瞧一瞧,大声朗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二、初读感悟
1.谁来试一试?
?指导“石径”、“枫林”前后鼻音
?读诗还要读出节奏,用魔术棒帮助我们读出节奏
?师范读,声断气不断
2.这首诗中有一个生字,它呀特意打扮了一下,你还能认出它吗?
生交流,师补充:这是径在古文小篆中的样子,形声字,左边双人旁表意思,行走,右边表读音jing,这个字解释为小路的意思。
?同学们猜一猜,石径可以怎么理解?
猜也是学习的一种方法。石头小路
?曲折的小路可以称为什么径?
曲径
?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两个词。
在这首诗的生字中,还有一个形声字,谁发现了?
霜
?你能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帮大家理解一下霜吗?
下面的相表读音,雨字头表意,与天气有关,解释为冰霜
三、问题引领,批注交流
1.请同学们默读古诗,杜牧写的是哪个季节的美景?用“——”划出关键词。
2.生交流:深秋 预设1:枫林
?评:同学们认为枫林只有秋季才有,其实不然。夏季也有枫林,只不过枫叶的颜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光找到枫林,还不够准确。
预设2:霜叶 ?你是怎样理解霜叶一词的? 被霜打过的枫叶
?降霜是在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启,天气渐渐寒冷。“霜叶”一词可以判断是深秋。
预设3:寒山
?你是怎样理解寒山的?
深秋时节的山。
?通过注释能够帮助理解词意,看图,进入深秋,大部分草木凋零,一片冷清。
四、古诗入境,想象画面
1.在深秋的寒山中,杜牧看到了哪些美景呢?现在让我们坐上他的马车,闭上眼睛,静静聆听,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谁来交流?(师根据生的回答,随机简笔画)
预设1:群山连绵起伏
?在连绵起伏的山间,有一条什么?
石径
?怎样的?弯弯曲曲的
预设2:白云
?老师画两朵云行不行?
引导理解生:我们之前学过了一首古诗,里面也出现过这个字?望庐山瀑布,生就是不断产生的意思。云画的多些。在白云不断产生的地方,还有几户人家呢!猜猜,人们正在干嘛?
做饭,画炊烟
?师小结:白云缭绕,仿佛仙境一般,此时又有几缕炊烟飘来,充满着生机,多美的画面呀!谁来读好这句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预设3:枫林
?一棵两棵能不能称为枫林,那要多少?
?陈老师送给大家一幅图画,枫树长满了山间和田野,我们可以称为漫山遍野,读好这个词——漫山遍野
?这漫山遍野的枫林,红得像 。
生想象说话
预设4:霜叶
?在大诗人的眼里,这霜叶到底有多红啊?
霜叶红于二月花,于:比。
?谁知道二月花是哪个季节的花?
看,二月花来了!看着这两幅图,你能想到哪些词语?
?师小结:春花颜色是那么的红艳,为此有不少大诗人夸赞过。朱熹在《春日》中是这么夸赞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还有一首诗,大家都会背,《忆江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在白居易的眼中,春天的花有多红?
比火还要红,谁来读好这句诗,多人读,齐读
?是啊,春天的花已经比火还要红了,但在诗人杜牧眼里,霜叶比春花还要红。这是为什么?其实诗人已经把他的感情化作一个字藏进了诗中,找一找。
坐,在这里解释为什么?“爱”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关注注释了。
小结:因为喜爱,诗人停下了马车,因为喜爱,诗人才要说“霜叶红于二月花”,?指导朗读: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适当加重“红于”读音。
此刻你们就是杜牧,看着黑板上的画,谁再来回忆一下今天看到的美景?同桌之间交流,全班交流。
3.古诗学完了,你能看着这幅画,你能背一背吗?
五、生字教学
出示“径”、“斜”
一看宽窄,二看高矮
师范写,生临写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继续完成生字临写,下节课点评。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