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三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发表日期:2019/9/30 18:26:08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周芸 有752位读者读过

初备教案:

《伊索寓言三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前慎思

本文是一篇寓言,也就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揭示一个道理。多读读寓言,能够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也能够培养学生幽默轻松的个性。

这则寓言故事语言明白如话,情节简单而完整,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教学本篇课文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寓言的形象。抓住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通过朗读、复述等方法,让学生体会人物形象。同时应巧妙揭示寓言中寄托的道理,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帮助孩子们学会理解寓意。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理解词语。读通读懂课文,从中获得教益。

2.指导学生通过品读句子、讨论交流来感受寓言故事教人做人的道理。

3.感受寓言故事的内涵,激发学生多传统文化的赞叹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关键词句,体会语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体悟作者对生活中的角色的尖刻嘲讽,联系生活中的事例明白做人的道理。。

教学关键点

通过朗读课文,去品味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从而对狐狸的形象和寓言讲述的道理加以理解。

教学过程

一、了解寓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很喜欢看寓言故事,你都读过哪些寓言故事?你们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

(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寓言由故事和教训或道理,两部分构成。)

   2.简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

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曾经是一个奴隶。他机智幽默,聪颖过人,在儿童心目中始终扮演一个故事大王的角色。《伊索寓言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内容十分丰富,题材相当广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人情,尤其集中反映了下层社会里奴隶的思想感情。《伊索寓言集》里的角色大都由动物担任。这些动物和人一样,会思考,能说话,从本质上说仍是人的化身,代表着当时社会上的各色人物。

  1.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篇寓言故事。板书:《伊索寓言三则》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结合学生曾经学过的寓言故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引入课题,初读寓言

1.课文共有三则寓言。我们首先来学习《狐狸和葡萄》。(板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提出初读要求:

(1)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简洁语言概括出来。

(2)该寓言故事揭示了什么道理?

注意生字的读音,读通读顺句子。

3.请生朗读词语,提醒需要注意的字音。

狐狸    喉咙    葡萄    惊慌    说谎    

掺杂  惊慌失措   设下  圈套   教训   灾难

4.师生共同解决困难,观察下面词语有什么特点?出示词语“狐狸、葡萄、喉咙、惊慌、说谎”(两个字偏旁是一样的。)

你还知道这样的词语有哪些?

5.指导书写。出示词语“伊、串、谎、歌、诈、粪”。

“伊、谎、诈”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偏旁都是在左边,书写时都是左窄右宽。 “串”竖要在中间。 “粪”下面“共”的第二横要长一些。

6.指名回答问题。

主要内容:狐狸想吃葡萄,想尽办法也没有如愿以偿,便说葡萄是酸的。

揭示道理: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去朗读课文,让朗读课文更加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让孩子们在朗读中,读准词语,读通语句,自己的独立思考从而提高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前预习生字和词语,后进行课堂检测,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也可以及时纠正孩子们的错误,指导正确的读音。

三、细读课文,领会寓意。

1.出示葡萄成熟的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

(1)你觉得葡萄长势怎么样?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等)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葡萄成熟了?(形状的大小、颜色透亮等)

(3)你又想到了哪些描写葡萄的词语和句子?(又大又圆、又酸又甜、晶莹透亮、酸溜溜、甜津津等)

(4)看到这几串成熟的葡萄你有什么感觉、想法?

2、出示“一只狐狸看到了,馋得直流口水”

(1)指名朗读

(2)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

(3)那么狐狸是怎么做的?(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

3.小组合作讨论:狐狸能想到哪些方法去够葡萄?

(踮起脚、拉直身体、伸长手臂、往上跳、用木棒等等)

4.结果怎么样?(“白费劲”表明狐狸无论如何也够不到葡萄。)你能想象出此时狐狸的神情吗?

5.自读第二段。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白费劲”、“无望”的情况下,仍然对葡萄恋恋不舍?(边走边回头)

6.狐狸为什么说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虚荣心强、爱面子、生怕别人笑话;自己无能为力,却又不敢承认,表里不一。——即狐狸的形象)

教师板书:狐狸  虚荣  表里不一  自欺欺人

 指名朗读狐狸说的话。

朗读指导:语调轻松,语速稍快,语气肯定,读出狐狸安慰自己的韵味。

7、从上面的故事你能知道“无能为力”是什么意思吗?

(用不上力量。)

你怎么理解这段话?(联系狐狸想吃葡萄的谗样儿,狐狸的言行,刚才分析的狐狸的形象。)体会寓意。

 8、提示寓意对照前面的故事或生活中的事例把你所读懂的道理讲给同学听听。

9、完成习字册

设计意图:通过对狐狸的动作还有语言、神态的描写学生在边读边思中,体会狐狸自欺欺人的形象特点。在小组的合作与交流中,讨论狐狸有可能的做法,从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让学生由被动到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挖掘个体学习的潜能,增大信息量,让学生在互补促进中提高。通过互相分享想到的各种方法,开拓思维,从而提高其语文能力。

四、板书设计:

               伊索寓言

狐狸和葡萄

狐狸  虚荣  表里不一  自欺欺人

最终共案:

狐狸和葡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前慎思

本文是一篇寓言,也就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揭示一个道理。多读读寓言,能够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也能够培养学生幽默轻松的个性。

这则寓言故事语言明白如话,情节简单而完整,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教学本篇课文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寓言的形象。抓住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通过朗读、复述等方法,让学生体会人物形象。同时应巧妙揭示寓言中寄托的道理,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帮助孩子们学会理解寓意。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理解无能为力词语。读通读懂课文,从中获得教益。

2.指导学生通过品读句子、讨论交流来感受寓言故事教人做人的道理。

3.感受寓言故事的内涵,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赞叹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关键词句,体会语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体悟作者对生活中的角色的尖刻嘲讽,联系生活中的事例明白做人的道理。。

教学关键点

通过朗读课文,去品味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从而对狐狸的形象和寓言讲述的道理加以理解。

教学过程

一、了解寓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很喜欢看寓言故事,你都读过哪些寓言故事?你们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  

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寓言由故事和教训或道理,两部分构成。)

   2.简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

伊索,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

  1.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篇寓言故事。板书:《伊索寓言三则》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结合学生曾经学过的寓言故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引入课题,初读寓言

1.课文共有三则寓言。我们首先来学习《狐狸和葡萄》。(板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质疑课题

1、狐狸和葡萄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为了吃葡萄付出怎样的努力?

3、结果如何?

注意生字的读音,读通读顺句子。

3.请生朗读词语,提醒需要注意的字音。

狐狸    喉咙    葡萄    惊慌    说谎    

掺杂  惊慌失措   设下  圈套   教训   灾难

4.师生共同解决困难,观察下面词语有什么特点?出示词语“狐狸、葡萄、喉咙、惊慌、说谎”(两个字偏旁是一样的。)

你还知道这样的词语有哪些?

5.指导书写。出示词语“伊、串、谎、歌、诈、粪”。

“伊、谎、诈”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偏旁都是在左边,书写时都是左窄右宽。 “串”竖要在中间。 “粪”下面“共”的第二横要长一些。范写“谎”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去朗读课文,让朗读课文更加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让孩子们在朗读中,读准词语,读通语句,自己的独立思考从而提高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前预习生字和词语,后进行课堂检测,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也可以及时纠正孩子们的错误,指导正确的读音。

三、细读课文,领会寓意。

1、狐狸和葡萄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狐狸想吃葡萄,为什么?“成熟”理解成熟的葡萄样子,味道。看到这几串成熟的葡萄你有什么感觉、想法?

2、出示“一只狐狸看到了,馋得直流口水”

(1)指名朗读

(2)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

(3)那么狐狸是怎么做的?(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

3.小组合作讨论:狐狸能想到哪些方法去够葡萄?

(踮起脚、拉直身体、伸长手臂、往上跳、用木棒等等)

4.结果怎么样?(“白费劲”表明狐狸无论如何也够不到葡萄。)你能想象出此时狐狸的神情吗?

5.自读第二段。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白费劲”、“无望”的情况下,仍然对葡萄恋恋不舍?(边走边回头)

6.狐狸为什么说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虚荣心强、爱面子、生怕别人笑话;自己无能为力,却又不敢承认,表里不一。——即狐狸的形象)

教师板书:狐狸  虚荣  表里不一  自欺欺人

 指名朗读狐狸说的话。

朗读指导:语调轻松,语速稍快,语气肯定,读出狐狸安慰自己的韵味。

7、从上面的故事你能知道“无能为力”是什么意思吗?

(用不上力量。)

你怎么理解这段话?(联系狐狸想吃葡萄的谗样儿,狐狸的言行,刚才分析的狐狸的形象。)体会寓意。

 8、提示寓意对照前面的故事或生活中的事例把你所读懂的道理讲给同学听听。

9、完成习字册

设计意图:通过对狐狸的动作还有语言、神态的描写学生在边读边思中,体会狐狸自欺欺人的形象特点。在小组的合作与交流中,讨论狐狸有可能的做法,从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让学生由被动到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挖掘个体学习的潜能,增大信息量,让学生在互补促进中提高。通过互相分享想到的各种方法,开拓思维,从而提高其语文能力。

四、板书设计:

               伊索寓言

狐狸和葡萄

狐狸  虚荣  表里不一  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