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教学 >>阅览文章

7.呼风唤雨的世纪 第1课时

发表日期:2019/9/8 18:37:51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刘蓉 有539位读者读过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7呼风唤雨的世纪

年      级

四年级上册

课    时

第1课时

备  课  人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这篇课文是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的作品。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学会整理问题清单,能够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读“唤、技”等12个生字,会写“获、程”等17个生字。

2.学会整理问题清单,能够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3.抓住核心问题,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导入课题

1.预习检查:生字词大闯关

出示生字词:

依赖      获得      日益        改善    物质生活

探索      奥秘    百亿光年  科学技术  呼风唤雨

原子核  潜入深海  程控电话  远洋船舶  民航飞机

2.预习检查:你读懂了什么?

课前,同学们已经把课文读了好几遍了。你读懂了什么?(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3.问题分享:我的问题是……

刚刚同学们都交流了自己读懂的内容。对于不明白的地方,课前已经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你提出的问题呢?

 

二、筛选问题,学习策略

1.出示课后问题分类方法,了解问题的类别。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本中对这三个问题是怎么判断的,课后习题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思路,他们都是属于什么样的问题?

学生通过看课文中对题目的界定,来理解三个问题是怎样的问题。

2.回归文本,研究问题。

1)课本中为什么这么判断呢?

问题一:“什么是‘程控电话’?”为什么说它是不影响课文内容理解类的问题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看看?“程控电话”在课文什么地方?(第四自然段)谁想对这类问题谈谈你的想法。

2)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读。

问题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意思?20世纪的科学成就为什么可以用这句诗来形容?

为什么说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思考、阅读解决这样的问题有助于我们理解课文内容,这类问题就是我们课堂上需要来研究解决的。

3)问题三: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全是好处吗?

我们来看第三个问题。有没有同学跟他提一样的问题呢?你是怎么想到提这样的问题的?

通过思考、讨论,我们就知道哪些问题不影响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哪些问题有助于我们理解课文内容,哪些问题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三、整理清单,筛选问题

按照这个思路来考虑,同学们再把自己的问题和书上面提到的的问题,分别放到这三个栏目里面(见问题清单),分分类,筛选出对课文理解有帮助的问题。

1.小组合作,整理问题清单,给问题分分类。

2.交流展示。怎样给自己的问题分类,说出你分类的理由。

3.筛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最有帮助的问题。说出理由。

在这三个问题中,哪个问题对我们理解课文的内容最有帮助?

 

四、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以课本中的题目为例,针对筛选出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么意思?20世纪的科学成就为什么可以用这句诗来形容?

1.自主独立学习思考。

2.小组合作学习。

带着你的思考,到小组中发表你的想法。  

3.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筛选问题的学习策略。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每当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我们会提出各种各样很多的问题,往往一节课的时间没有办法将这么多的问题一一解决,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解决,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更优化了我们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板书设计

7.呼风唤雨的世纪

不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筛选问题     帮助理解课文的内容

引发深入的思考

教学资源

课件、教具)

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