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主页 >>魏雯雯教师主页>>案例反思>>阅览文章

为了那逝去的爱

发表日期:2009/9/2 20:22:43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774位读者读过

为了那逝去的爱

    又是春天,不见温暖,春寒料峭。
    开学报道那天,陪伴小倩来报名的是她的外公,手里拿着新办理的低保证,她的父母离婚了,而她也成了跟随公公婆婆过活的低保户,那本就柔弱的小脸上没有一丝表情,煞白一片。
    我心神一阵恍惚,第5个还是第6个?我竟记不起她是这个小小班级中第几个父母离异的孩子!当爱逝去的时候,留给孩子们的还有什么?
    不禁抬头去看另一个孩子,小雅——那个我寒假前刚做过心理辅导的女孩。
    小雅是个梗直的孩子,敢爱敢恨,甚至有点偏激。父母刚离婚那会,她竟把心中的怨恨发泄到了班级中,发泄到了学习上,谁要是惹到了她,她就不依不饶,越强悍越倒霉,同学们都怕了她,自然,她也被群体抛弃了,成绩也渐渐滑落。更让我惊诧的是,在她好朋友的日记中竟然说她常常谈论“活着没意思”的话题!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打算联系她的父亲——她现在的监护人。但按照班规,我得先征求她的意见,再给她一次反省自身,改正错误的机会。
    第一次谈话是在办公室中,她站在我面前,昂着头。“我打算联系你父亲,让他来趟学校,谈谈你的学习……”话没说完,她就“哇”的号啕大哭起来,“他不要我了,他们都不要我了。”顾及她的感受,我赶紧让她先回教室休息,冷静一下。
    午休的时候,我笑着让她陪我去走走,她默默的跟着我,眼睛里没有一丝神采,看的人心疼。我领着她在校园的池塘边坐了下来。
    沉吟了一会,针对她的性格,我觉得长痛不如短痛。我抚了抚她的头说:“老师知道,你父母离婚了,你的心里很难过。”话音刚落,她的泪水就又涌了出来。“但是你要知道,你的父母肯定是爱你的,就算是老师,也是很关心你的呀!”“他们就是不要我了。”说完,已是泪流满面。我拍了拍她的背,说:“哭吧,痛痛快快的哭一场。”她把脸埋在了膝盖上,放声大哭起来。
在她的心情略微平静之后,我问她:“你怎么会这样想呢?”
    “他们就是不要我了,不然干吗离婚?”
    “你有好朋友吗?”我突然问。
    “有。”她楞了一会说,“筱月就是。”
    “你们闹过矛盾吗?”我又问。
    她想了想,点了点头,脸上的表情轻松了些。
    “其实,离婚就像是两个好朋友闹矛盾一样。开始的时候他们很相爱,而你就是他们爱的结晶,爱的见证,所以,你永远都是他们的宝贝!可是,在一起的日子长了,也许他们发现性格不合,也许是一方的脾气不好,也许是其他的原因,矛盾越积越多,离婚就成了他们解决矛盾的唯一办法。但是,离婚与爱你是两回事。他们不会因为离婚就不爱你。可能,你觉得,爱你,他们就该继续呆在一起。可是,你仔细想想他们之间的争吵,冷战,勉强呆在一起,他们会快乐吗?”
沉默了一会,她摇了摇头。
    我指着池塘的大柳树乘热打铁:“小鸟爱大树,但是它不会强求大树永远陪着它,因为它知道,大树也有自己的生活,它不是大树生活的唯一;因为他知道,有一天,它会长大,也会离开老去的大树,去过自己的生活;它更知道,只要自己想回来,大树的怀抱会永远敞开,因为,大树是如此的爱它。”
    见她若有所思,我笑着布置作业:“不用请家长,但是你得仔细找找,爸爸妈妈仍然爱你的证据!”
    后来,她找到了很多证据,又渐渐变得开朗。
    对性格外向,勇敢坚强的小雅,也许我可以再次揭开伤疤,让她直面淋漓的鲜血。那么面前的小倩呢?那颗敏感脆弱的“玻璃心”我又该怎样去呵护呢?
    爱如潮水,当它退去的时候,留下的这些在沙滩泣血的小小鱼儿,我所能做的,仅仅是帮助他们寻找那重归大海的溪流啊,惟愿他们的心灵不会迷失爱的方向。

反思:
    社会的浮躁,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感情破裂,而离婚又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难题,当个案逐渐向现象演变的时候,我们必须得重新审视以往的教育经验,研究相应的教育措施。
    一、应该给予父母离异儿童更多的重视。目前而言,这类儿童是纳入到弱势群体儿童予以关注和教育的,可是当其人数逐步上升,甚至已经超出其他弱势儿童的时候,这种归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对他们的教育,有必要在教育上提高对他们的重视程度,把他们上升到一种“现象”的高度来对待。
    二、应该给予父母离异儿童更多的尊重。对于父母离异的儿童,我们一般都是抱着可怜的心态去对待,孰不知,这种心态往往会给教育带来负面的效果,比如纵容、溺爱等。其实,在离婚越来越平常的今天,我们为什么不能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父母离异儿童呢?当然,这不是说不重视,而是改变重视的态度,应该是尊重,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隐私,而不是可怜。
    三、应该给予父母离异儿童更多的理解。理解是沟通的前提。教育提倡以人为本,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所以,我们千万不能自以为理解这类儿童的心理,甚至对这类儿童的心理“一刀切”式的对待。学生的个体是千差万别的,必然要求我们通过不同的渠道,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理解学生,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然后针对不同的性别,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认知去对症下药,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人施教”、“药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