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三顾茅庐 第1课时
发表日期:2019/4/8 19:31:35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刘蓉 有544位读者读过
教 案 设 计
上课时间: 月 日 总备课第 课时
课 题 | 8.三顾茅庐 | 第 1 课时 | ||
本课 教学 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 |||
重点 | 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 |||
难点 | 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 |||
教具 |
| |||
教学过程、方法、内容 | 复备 | |||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三国演义》、群雄纷争。 2、板书课题。示范“茅”、“庐”两字写法;学生练习写“茅”、“庐”两字,写在课题旁边。 3、解题。理解“顾”、“茅庐”意思。 二、初读课文 1、范读。(或听录音) 提问:谁“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干什么?“三顾茅庐”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2、自渎课文。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 ②读熟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思考: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3、检查自渎情况。 ①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A.生字卡片; 诸葛亮 辅助 捆来 尊重 卧龙 疏疏朗朗 潺潺 吩咐 恭恭敬敬 半晌 时辰 策略 茅塞顿开 同塌 讨论 B.重点字音: 疏 潺 晌 辰 诸 尊 吩 塞 策 C.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②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要求:不破词破句,不添字漏字,不复读,不唱读。边读边评议。 ③感知文章主要结构:略写前俩次,详写第三次。 ④讨论: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板书: 刘备:尊重人才 诸葛亮:雄才大略 三、作业: |
| |||
板书设计:
8.三顾茅庐 刘备:尊重人才 诸葛亮:雄才大略
| 教后小记 |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