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教学 >>音乐教研组>>教研组资源 >>阅览文章

《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发表日期:2019/9/13 8:57:46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吴苏悦 有726位读者读过

第三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听:《瑶族舞曲》

认:民族管弦乐队

评:成长足迹(二)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管弦乐曲与管弦乐队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感受音乐旋律与意境,认识什么是复三部曲式结构。 

3、通过欣赏,能够听辨乐曲中的音乐主题,并能辨认其主奏乐器,感受体验不同部分的不同音乐情绪,调动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修养。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体验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并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了解管弦乐队编制的基本音乐常识,能听辨其音乐主题及主奏乐器。

四、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视频导入,简介瑶族的民俗民风,导入课题管弦乐曲《瑶族舞曲》。

2、简介创作背景: 

1951年,作曲家刘铁山到中南少数民族瑶族地区访问采风。便写成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合唱曲——《瑶族长鼓舞曲》。同时成为管弦乐《瑶族舞曲》的基础1955年前后,作曲家茅沅根据合唱曲《瑶族长鼓舞曲》改编为管弦乐曲《瑶族舞曲》,1956年,正式演出。管弦乐《瑶族舞曲》也成为我国早期器乐作品中的佼佼者。 

3、提问:管弦乐队由哪几个乐器组组成,每个乐器组包括哪些主要乐器? 课件展示。 

(二)欣赏并分析乐曲: 

1、欣赏全曲,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意境,回答乐曲分为几大部分,每部分的音乐主题各用哪些乐器演奏及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2、播放音乐,学生欣赏,教师引导。 

3、乐曲分析: 

分段欣赏、分析乐曲。(师生互动)  

 引子:   

由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用拨奏的方法,模仿瑶族长鼓敲击的舞蹈节奏。把人们引入瑶族山寨那和平幽静的意境之中,使人联想到节日晚会即将开始。 

第一部分(A)   

第一主题共演奏三遍,用两个不同速度、不同情绪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a+b)组成。第一遍由小提琴主奏,第二遍由木管乐器主奏,第三编由弦乐器主奏,表现少女翩翩起舞的形象,姑娘们都纷纷加入舞列。 

第二主题演奏两遍,由第一主题变化而来。用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构成(a+b+a),第一遍由大管主奏,第二遍由木管组、圆号、小号主奏,旋律粗犷而热烈,好像一群小伙子闯进姑娘们的歌舞人群。人们在舞蹈时热闹、活泼、欢快的形象。 

第二部分(B)

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节奏发生变化,成为3/4拍子的舞曲。乐曲用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a+b+a)共三段。第一段由小提琴主奏,第二段由两支加弱音器的小号主奏,第三段的前两句由圆号主奏。整个旋律富有歌唱性,有时平稳有时出现欢跳节奏。好像一对青年男女边唱边舞用各种优美舞姿抒发情感的意境。 

第三部分(A)   

是第一部分的再现,由乐队全奏第一部分主题,好似人们又纷纷加入舞蹈行列,欢跳、旋转、歌唱,气氛非常热烈奔放,乐曲在强烈的全奏中推向高潮后结束。 

4.总结乐曲的曲式结构: 

复三部曲式结构:复三部曲式是三段体曲式的复杂化,其中有一段本身就是由两段体或三段体构成。 

5、引导学生简单学唱乐曲第一主题,并对比欣赏葫芦丝演奏《瑶族舞曲》。 

①教师引导,学生打节奏并视唱; 

②教师用民族乐器葫芦丝演奏瑶族舞曲,并引导学生对比欣赏。 

(三)小结: 

《瑶族舞曲》不是一首纯粹为舞蹈伴奏的乐曲,而是借用舞蹈命名,取材于民族、民间舞蹈音乐,反映瑶族人民欢庆节日的舞蹈场面的器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