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教学 >>音乐教研组>>教研组资源 >>阅览文章

《采莲谣》教学设计

发表日期:2019/9/18 8:59:05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吴苏悦 有2688位读者读过

第二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唱:《采莲谣》

动:歌表演《采莲谣》

评:成长的足迹(一)

二、教学目标:

1、能有表情地演唱《采莲谣》,边唱边做荡舟水乡的律动,表现好三拍子的律动,表现好三拍子的韵律。在两声部演唱时能基本做到声部清晰、和谐。

2、学习三怕子的指挥图示,能随《采莲谣》音乐,边唱边划拍。

3、积极参与歌表演“采莲谣”,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增强唱、奏、舞的能力,享受到自信表现和交流分享的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

1、《采莲谣》需表现好三拍子的韵律,

2、《采莲谣》更侧重于表现好两声部合唱的和谐之美。

四、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成长足迹活动:

1、复习歌曲《抓妈荷》

2、再熟唱《抓妈荷》的基础上进行二部轮唱练习。

(二)学唱《采莲谣》

1、用图片、诗歌或者音乐等为学生创设情境。

2、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用动作体验坐在采莲船里荡漾的形象,熟悉歌曲旋律。

3、教师抓住“沙朗朗”这一衬词特色,让学生先行体验和学唱,用短促、富有弹性的断音唱好旋律。

4、学生学会了衬词部分内容之后,再听歌曲,找一找刚才的衬词出现在各区的什么位置,然后合作唱一唱。

5、用沙球为这段衬词进行伴奏:

x x  x 0 x  x  0  x x  x 0  x  x  0  

6、再听歌曲时,请学生说说除了衬词部分可用断音唱法外,歌曲还有什么地方也可以用这样的断音唱法呢?

7、请学生讨论这部分的旋律配上什么样的打击乐器和节奏性伴奏合适。

8、让学生多次聆听音乐的过程中,逐渐学会歌曲。

9、二声部的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借助高低声部相同的音符,找到自己所唱声部的音准。

(三)歌表演《采莲谣》

1、用领唱与合唱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

2、在学会歌曲后,教师用四三拍指挥学生演唱,用适当的指挥动作引导学生做到有表情、有变化的歌唱。

3、为歌曲设计打击乐器伴奏。

4、结合图片或者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水乡孩子的生活,尝试创编动作表现歌曲。(如:划船、采莲、喊号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