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教学 >>音乐教研组>>教研组资源 >>阅览文章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教学设计

发表日期:2019/10/23 9:03:37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吴苏悦 有1233位读者读过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二、教学目标:

1、能了解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歌曲的特点。

2、学生能够体验歌曲各段音乐要素的变化所表现的不同意境。

3、理解重复的发展手法,并能尝试着运用创编。

三、教学重难点:

能够体验歌曲各段音乐要素的变化所表现的不同意境。

四、教学准备:

钢琴、音像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我丫丫学语开始,就记得妈妈每天晚上都要给我讲故事,我是听着妈妈的故事长大的。你们呢?学生谈自己体会,说说有哪些故事?

(二)、分段欣赏:

1、有一位小朋友,她也听妈妈讲故事,听一听妈妈给她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听歌曲

想象小朋友在听妈妈讲故事时的情景。她听到了一个什么故事?

听赏第一部分

1、小朋友是在怎样的情境中听妈妈讲故事的?(朗诵第一部分歌词)

2、听歌曲第一部分录音,说说旋律、音色特点,表现了什么?速度较慢、旋律较舒展(叙述了小主人公在美丽的、恬静的夜晚,听妈妈在场院里给他们讲故事的幸福场景。)

3、跟音乐轻声哼唱,感受歌曲意境

听赏第二部分

1、妈妈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感受到了什么情感?

2、开头旋律较低,感觉较低沉,带给你什么感受?(预示着旧社会痛苦生活的开始)轻声跟音乐哼唱

3、聆听后四句旋律,旋律有什么特点?四句旋律有什么特点?(相同)相同的旋律连续反复了四次,加强了情感,控诉了旧社会的不公,又使旋律显得简洁。

4、学生跟音乐哼唱

听赏第三部分

1、是第一部分的重复,回到了温馨、宁静的氛围中。

(三)、完整欣赏全曲

1、完整感受歌曲,感受音乐要素的变化及乐曲结构

2、跟琴声轻声哼唱主旋律,进一步体会歌曲情绪

3、说说演唱形式的变化,不同的演唱形式可以表现不同的情绪,表达不同的情感。

(四)、小结:谈谈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