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暖流
发表日期:2019/2/18 15:49:45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周芸 有678位读者读过
教 材 |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 提供者 | 复备者 | ||
课 题 | 2 暖流 | 根据探究方案反馈调整 | |||
教学目标提 示 | 1.学会本课8个一类字,1个二类字;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视察”、“满面春风”、“和蔼”、“抑扬顿挫”、“宫阙”、“琼楼玉宇”、“婵娟”等词语; (课标: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2.【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江主席对青年人的关怀和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领会课文表达的顺序,学习课文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难点】说说课题“暖流”的含义; (课标: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感受) 3.理解文中出现的诗词句的意思。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素 材 与 策 略 | |||||
第一课时 准备性学习 1.读准下列词语 和蔼 苏轼 宫阙 婵娟 阅览 抑扬顿挫 致意 视察 沉浸 暖流 滕王阁 琼楼玉宇 同桌互读或组内练读,全对的加“☆”。 ( ) 2.课文朗读了 遍。我读给 听,给我的评价是(打“√”): A正确流利 B正确 C还需努力 3.认真完成课后生字描红,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生字是: 4.查阅资料,读读《滕王阁序》,摘录《水调歌头·中秋》并背诵。 5.我最想和大家探究的问题是: 教学策略 1.同桌互读并纠错,再指名汇报把读错的生字词正确地读出来;引导观察“蔼、阙”等字形。 2.根据朗读评价情况,分层次指名朗读课文或片断,师生进一步评议。 3.交流相关资料,注意有选择、倾听、不重复。 (1)看到《滕王阁序》这个名字,你想到了曾经学过的哪篇课文的哪些内容? (2)谁来读读《滕王阁序》和《水调歌头·中秋》中感兴趣的内容? 4.在预习课文时,产生的疑问是什么?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设计要求:1.新旧知识联系,激活学生思维;2.引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摘录;3.一定要注意倾听并进行有效的补充】 【设计目标:反馈学生准备性学习的情况,为后续学习作铺垫;提高小组合作的效度】 针对性学习(1) 用较为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策略 1.浏览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用较为简短的语言概括。 2.组内交流。 要求人人发言,并说说这样概括的理由;组长统一意见,安排代表向全班汇报;同时,注意倾听其他小组代表发言,并做好补充或反驳准备。 3.组际汇报。 指名小组代表汇报,教师相机引导、点拨,注意抓住主要人物和文中关键词句,按事情发展顺序来概括课文。 【设计目标:根据文本特点,学会从整体上用简洁的语言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针对性学习(2) 说说课题“暖流”的含义。 1. “暖流”的本义是什么?文中的“暖流”指的是什么? (水温高于周围海水的海流,通常自低纬流向高纬,水温沿途逐渐降低,对沿途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也形容人的心理感受。) (比喻心中感受到的温暖和激动。)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暖流”的含义。 (江主席对师生的关心,对青年人的关怀,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使大家感受到的激动、兴奋和喜悦。) 预设: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股 “暖流”?相机出示有关文字,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如: 江主席走到王辉身边,和蔼地问:“你在看什么书呀?”王辉说:“《中国古代文学史》。”江主席拍着王辉的肩让他坐下,对他说,中国有许多优秀文学作品,唐诗、宋词、元曲都非常好。 (1)读读这段话,想想从中体会到什么。(平易近人、关心青年人的学习) (2)练习朗读。 【设计目标: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与文本对话,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第二课时 针对性学习(3) 课文是如何写出江主席对青年人的关怀及古典文学的热爱?请选择文中一处具体描写的地方说一说。 教学策略 1. 课文写江主席平易近人,关心青年,热爱中国古典文学,但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的,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小组交流,指名小组汇报。 3.小结。 (课文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这样写感受真实 、生动、形象。) 预设: 江主席强调说:“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熟读,重要的地方还应该背下来。”说着,便兴致勃勃地背起了王勃的《滕王阁序》。他背得抑扬顿挫,当背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1.在小组汇报中,相机出示有关江主席具体描写的文字。 2.说说这段话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让我们体会到江主席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3.文中还有多处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地方,请选择一处说说自己的发现。 【设计目标:凭借具体描写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发现如何把内容写得具体、生动,从而突出人物特点。】 延展性学习 1.读读《滕王阁序》和《水调歌头·中秋》,试着说说自己的理解;练习背诵《水调歌头·中秋》 (1).组内练读《滕王阁序》和《水调歌头·中秋》,并相互说说自己的理解。 (2).组际汇报,注意倾听、补充。 2.推荐阅读《苏轼诗词》 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抄写生字词,完成补充习题。 2.课后第三题,根据提示语,读出句子的语气。 3. 读读《滕王阁序》和《水调歌头·中秋》;练习背诵《水调歌头·中秋》 【设计目标:扩展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阅读,注重语文积累和优秀文化的熏陶。】 | |||||
教 后 小 记:
| |||||
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