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教学 >>音乐教研组>>教研组资源 >>阅览文章

《野蜂飞舞》教学设计

发表日期:2019/5/6 16:55:35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吴苏悦 有1375位读者读过

教学内容

第七单元 《奇妙人生》

《野蜂飞舞》

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窗体顶端

1、欣赏小提琴曲《野蜂飞舞》,感受乐曲所表现的的野蜂嗡嗡嗡飞舞的音乐形象。2、能辨别乐曲的主奏乐器,听辨音乐的情绪、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并能随音乐进行即兴表演。3、通过图谱创作、律动体验、即兴表演、拓展欣赏等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乐曲中诙谐的音乐风格

教学重、难点

窗体顶端

如何让学生在听赏过程中学会寻找乐曲的特点,抓住主旋律并初步尝试分析乐曲结构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

窗体顶端

手风琴一台、多媒体操作平台、CAI课件等。

                      教学过程预设

一、初听乐曲  感受特点

1、导入: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首特别有趣的乐曲,请大家仔细地听听,并用你们自己的身体随着音乐动一动,感受一下。乐曲开始啦!(播放音乐,不带画面。)

生:随乐自由摆动······

2、随乐画  作比较

师:老师想请同学们随着音乐的起伏、节拍的跳跃、声音的高低来画图案,你觉得可以用什么图形来表示,就用什么图形来表示。同时想请两位小画家上台来现场为我们展示。

生:争先恐后的举手······(二次播放音乐,不带画面)

3、完成后进行涂鸦的分析,由学生自己说出理由并给予及时的评价。

二、再听乐曲  律动模仿

1、师:刚才大家随着乐曲进行身体的摆动,也用自己的理解随乐画过啦,那谁来告诉我,你觉得这首乐曲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场景呢?或者你听到乐曲后仿佛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师边讲解学生边跟着模仿,随乐律动出整首乐曲。(三次播放不带画面音乐)

2、有了上一个涂鸦环节的铺垫,教师很自然地过渡到乐曲的再次聆听,学生会很主动地根据乐曲旋律的速度、节奏、及进行方向展开身体动作的模仿,教师小结学生们的表现,并由学生自己归纳出“飞”的动作,“飞”的速度,“飞”的力度。

3、继续让学生模仿乐曲描绘的场景,由“飞”升华到“舞”,由简单的“扇动翅膀”动作到成群的“舞蹈”,由学生自己归纳出“舞”的方向,“舞”的诙谐,“舞”的高潮。

三、尝试分析  找出规律

1、师:这群野蜂是怎么飞的?它们的方向是怎么飞的?

生:从上至下,由前到后等等。(播放其中的典型乐句)

师和生一起将手臂张开,试着做出高低起伏的动作。

师:哪位同学能哼出其中的旋律呢?轻轻地模仿一下也可以。

 

 

 

第七单元 《奇妙人生》

《野蜂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