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郑和远航

发表日期:2019/2/28 16:07:59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周芸 有591位读者读过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提供者

复备者

 

11 郑和远航

根据多支点探究方案调整

教学目标提 

1.学习本课生字,重点指导“遣、拳、赠”的字形,理解“扶老携幼、严阵以待、化险为夷”等词的意思。

2.【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难点】根据小标题提示复述重点内容。

4.通过学习感受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

素 材 与 策 略

第一课时

一、准备性学习

1.读准下列词语:

码头  派遣  仪器  双手抱拳  赠送  撕裂  范围

桅杆  魁梧  炫耀  瓷器  珊瑚  化险为夷  鬓发全白

◆读给组内成员听,全对的加“☆”(     )

2. 认真完成课后描红,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几个字的写法?(       )

3. 你朗读课文给(     )听,他(她)给我的评价是(     )

A、正确、流利       B、正确         C、还要努力

◆在组内分自然段读课文,你能加到“☆”吗?(    )

4. 尝试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并完成课后第二题,直接写在书上。

5.根据标题找出文中描写段落:

(        )扬帆起航    

(        )友好交往

(        )战胜凶险

6.通过预习,你觉得郑和是个                     的人。

     

教学策略:

(一)板书课题。齐读

(二)检查准备性学习

1.听写本课易错词:派遣、瓷器、拳头、赠送、撕裂

学生纠错。

2.出示:扶老携幼、惊叹不已、严阵以待、化险为夷

交流:弄懂带点字,说说对词的理解。完成《补充习题》第三题。

3.反馈准备性学习第5题,根据梳理学生答案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加强准备性学习的反馈,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效。通过标题梳理,整体感知文本,为后面复述做准备。

4.交流郑和是个怎样的人。( 不怕困难、顽强探索、机智勇敢、友好诚恳 ……)

 

二、针对性学习(一)

思考文中哪些细节分别反映出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教学策略:

郑和远航是发生在600多年前的事了,然而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书上这句话给郑和远航以高度评价:

1.出示句子“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2.质疑过渡:究竟是多大的规模,多长的时间,多广的范围才能被称之为“顶峰”呢?(学生交流汇报)

预设:

(一)规模大

1.相机出示“其中六十多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先进的仪器。”师红显数字,渲染宝船的大。“让我们来想象一下,以我们所在的这幢教学楼来作比,宝船大概有这么大:两个五层楼叠起来的高,两幢教学楼连起来那么长,三座教学楼那么宽!我们全校一千多名师生都可以乘坐在这一艘宝船上!宝船的雄伟壮观由此可见一斑!”

2.指导朗读:谁来读出宝船的雄伟壮观?

指名读(规模之大,仪器之先进,真不愧是宝船呀!)

(如果你能把这些数字读好,宝船的气势肯定会更雄伟!)

(呀,你读出了心中的赞叹!)

3.六十多艘宝船,多庞大的航海队伍啊!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船只随行!他们分工明确:(出示其他船只图片)有负责装载粮食的粮船,有运输淡水的水船,有拴马匹的坐船……总共二百多艘!(此处最好再扣到文中“像一条巨龙”这句话)上面载有二万七千多人,(引读)他们有的是医生,有的是……

(二)时间长

114051433年,达7次。  

2.历时28年,多达7次,这么长时间,(板书:时间之长)这么多次远航,在整个世界航海史上是前无古人的!

3.(出示第六节)让我们由衷地赞叹!(生齐读)

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在返回途中以身殉职,病逝于古里,再也没有回到祖国!让我们带着怀念之情再读!

(三)范围广

1.郑和下西洋到底到了哪些地方?范围有多广呢?(板书:范围之广)

出示资料介绍, 播放录象 。

 

 

第二课时

一、针对性学习(二)

根据小标题“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教学策略:

1.圈出文中相关内容关键词,练习简单地说大概内容。

2.联想故事画面,练习生动地表达故事。

3.同桌两次交流,推选复述。

4.小结:在漫漫的航途上,这样的凶险只是沧海一粟。然而郑和没有屈服,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智慧的头脑,将中国的美名顺利地传播到了亚非各国。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还代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齐读“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开阔了眼界。”。

5.总结: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确确实实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板书: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让我们整齐而响亮地齐读最后一段。

 

二、延展性学习:

1.读读哥伦布、麦哲伦等其他航海家的故事。

2.联系练习3中诵读与积累中的词语,把《郑和远航》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策略:

团队准备,分主题汇报。

(练习3中的第二题,可先让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再练习说故事。)

教 后 小 记

 

 

 

 

 

板书设计:

 

                        扬帆起航

               第一次远航    友好交流

     11 郑和远航     (详写)     战胜凶险

               其余六次远航

               (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