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大江保卫战
发表日期:2019/3/20 17:29:38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周芸 有1229位读者读过
教 材 |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提供者 | 复备者 | ||
课 题 | 23 大江保卫战 | 根据多支点探究方案调整 | |||
教学目标提 示 | 1.【重点】学习本课生字,重点指导“兼”的写法,结合课文或词典,理解生词的意思。 2.【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难点】通过典型意义的材料从不同侧面体会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本色,通过朗读体会课文中有关句子的思想感情。 4.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 ||||
素 材 与 策 略 | |||||
第一课时 一、准备性学习 1. 读准下列词语: 日夜兼程 赛城湖 崩塌 扛 惊心动魄 稀泥 冲锋舟 劈波斩浪 脚趾 ◆读给组内成员听,全对加“☆”( ) 2. 完成《习字册》,相信你能写得又正确又美观。 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个字的写法?( ) 3. 你朗读课文给( )听,他(她)给你的评价是( ) A.正确、流利 B.正确 C.还要努力 ◆在组内分自然段读课文,你能加到“☆”吗?( ) 4.重点理解“嶙峋、鏖战、铮铮铁汉、一绺”等词语,你还关注了哪些词语的意思?(直接写在书上) 5. 在我国,“大江”特指 ,这场大江保卫战发生在 (时间),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个感人的场面或事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策略: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或者经历过洪水暴发的场面吗?下面让我们走进98年的那场洪水感受一下。(播放洪水肆虐视频)学生谈感受。相机积累词语:汹涌澎湃、惊涛骇浪、排山倒海、万马奔腾、浊浪排空…… 这就是1998年夏天——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读出灾情危急,形势紧迫。 (二)板书课题,齐读。 (三)检查准备性学习。 1. 出示生字词,纠错。 (1)指导写“兼”。 “兼”: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 lì)。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书写时注意多个横画的长短、距离。 2. 通过预习你知道这条大江就是(长江),这场大江保卫战发生在(1998年)。在这场大江保卫战中出现了哪些感人的场面或事迹呢?谁能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保大堤、战洪水、救灾民或者拼命保堤、铮铮铁汉、营救灾民) 3. 指名分别读一读这三个场景,相机评价。 二、针对性学习(一) 划出让你感动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并圈出关键性词语,进行批注。 教学策略: 1. 自己读一读画出的句子或段落,进行批注。 2. 小组交流:选择一处场景进行重点朗读研究。 3. 组际交流: 预设: ▲学习场景一:拼命保堤 (1)“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 感受子弟兵为了保住大堤,保护人民意志坚强,舍生忘死。 (2)“狂风卷着巨浪猛烈的撕裂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 体会人民子弟兵英勇无畏乐观主义精神。 (3)“一个个奋然……一道人墙。” 人墙,就是指什么?(一道洪魔击不倒、摧不垮的钢铁长城。)洪水肆虐的时候,我们的子弟兵就是每一根坚桩,每一袋沙土,同时筑起了一道道钢铁长堤。感受子弟兵们英勇无畏舍生忘死。 (4)“经过几个……伤痕累累” 正是在这群铁汉们的奋力抢救下,大堤保住了,战士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你看(出示图片),教师补充旁白,但你看战士们的肩膀上皮为何大片大片的撕裂下来,他们的手上为何磨起了一个又一个的血泡,,他们的这双脚为何变成了如此溃烂不堪的样子?们还是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奋战着。 战士们用汗水和血水打胜了这场大江保卫战。这副对联“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就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齐读体会 (5)相机指导朗读,根据课文内容突出语速和音高的变化。 ▲学习场景二:铮铮铁汉 (1)“黄晓文大声说……又爬上了大堤……” 作者用了哪些词语让我们亲眼看到了这一感人的一幕。引导画出文中的有关动词。你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黄晓文是一位怎样的战士? 说到铮铮铁汉,可以这样引导:具有这样的行为是一位铮铮铁汉。 引导:书上有个词语,就是形容这种勇敢的行为。 指导朗读(谁能用朗读把这一感人的一幕介绍给大家听) 师引读: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仅仅只有这么一件感人的事迹吗?不还有许许多多。 (2)出示句子:“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 像黄晓文这样的铁汉,这样动人的事迹太多了。也说明人民子弟兵个个都是铮铮铁汉。 通过课前搜集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感人的事迹? 指导朗读这句话。是啊这样的事迹太多了,我们不禁要赞叹:女生读 看到这些子弟兵都是铮铮铁汉,我们不得不肃然起敬,所以我们要赞叹。全班一起读。 ▲学习场景三:营救灾民 (1)“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 这样的排比句式, (2)“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体会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无愧于“军旗”、“军徽”,他们不愧是人民子弟兵。) 人民群众和子弟兵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深情呀。(鱼水深情) (3)相机指导朗读。 (4)相机指导背诵。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针对性学习(二) 课文第2和第4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教学策略: 1. 自由读课文第二、四自然段,比较在写法上不同点。 2. 小组交流。 3. 组际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第2自然段着重写人物众多的群体场面,以突出大决战的惊心动魄,气壮山河。第4自然段着重写四连长黄晓文个人的行为表现。 这样点面结合,既有整体的鸟瞰,又有个体的特写,能全面具体反映事情的真相,生动表现出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气概。
三、延展性学习 1. 推荐电影《惊涛骇浪》(挥师三江——1998年抗洪实录),可以写写你的观后感。 2. 读读唱唱《为了谁》,读出词作者的真情,唱出曲作者的情韵。
| |||||
教 后 小 记
| |||||
板书设计
23.大江保卫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