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喀纳斯湖》教学设计
发表日期:2019/4/18 18:10:56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吴苏悦 有2062位读者读过
课 题 | 《美丽的喀纳斯湖》 | 第 1 课时 | ||
本课 教学 目标 | 1.通过欣赏《美丽的喀纳斯湖》和歌唱《银色的桦树林》,感受春天的美好景象,体验不同音乐体裁所描绘的春景,感受中外不 音乐表现手法和风格特点。 2.能用明朗、愉悦的情绪,纯美的歌声演唱《银色的桦树林》。感受歌曲美的意境。 3.通过欣赏班得瑞乐队演奏的作品,了解当代音乐这种音乐体裁的表现方式,拓展音乐文化视野。 | |||
重难点 | 歌曲结构和旋律的分析。 | |||
教具 | PPT 钢琴 | |||
教学过程、方法、内容 | 复备 |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春天到了,在这个风和日丽、充满花香的季节里,你最想做什么?(踏青、春游)那今天我们就寻着花香,一起去踏青春游,感受扑面而来的春的气息吧! 二、欣赏《美丽的喀纳斯湖春野》 1.在《美丽的喀纳斯湖》的背景音乐中,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听前设问:听到了什么?仿佛来到了哪里?感觉怎样? 2.出示《美丽的喀纳斯湖》主旋律,分别用“啦、哒、噜”等衬词模唱主旋律。在每一乐句尾,教师指挥部分学生模仿鸟叫“喳喳 喳喳”,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发声练习。 三、欣赏想象 1.导入: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用自己的智慧抒发了对“喀纳斯湖”的赞美,诗歌、散文中到处都留有春的足迹。有很多音乐家都喜欢把诗词谱写成曲,让诗意更充分地表达出来。下面就让我们来听一首充满诗意的歌。播放歌曲《美丽的喀纳斯湖》,请学生闭眼欣赏。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受到春天的什么气息?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七言律诗《美丽的喀纳斯湖》,有表情地齐读。 3.介绍作者。 4.让我们完整地来欣赏乐曲。老师出示图形,请学生在欣赏时,听到音乐段落,选择出相应的图形。并说出你的体会。总结歌曲的结构:A+B+A‘传统的三部曲式结构。 四、拓展 1.教师介绍“学堂乐歌”的历史背景和歌曲作者李叔同。 2.出示《送别》,边欣赏边跟唱。 五、教师课堂小结,结束教学。
| ||||
板书设计:
| 教后小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