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习铺垫 二、新授 1、教学例1,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1)教师出示6只桃子。 提问:这里有几只桃子?如果要把它们分成2堆,你会分吗? 请同学们用圆片代替桃子分一分。指名演示。 (2)请同学们把6个分成3堆,指名演示。 (3)请学生们观察:通过刚才的分圆片,几种不同的分法的情况下,左边每份圆片的个数同样多吗?右边呢? (4)指示:像右边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平均分。 2、试一试。再次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1)请学生通过刚才的学习,想一想:如何把4个桃平均分,试着自己动手分一分。 (2)每四人一小组,学生们将自己分的过程,结果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3)指名汇报一下自己分的情况,并演示。 (4)提问:为什么我们说这样分就是把4个桃平均分了呢? A、课件出示。学生分别说说。 B、学生判断,并说明为什么是平均分。 C、小结:什么样的情况下,才称作“平均分”? 3、教学例2。 (1)出示课件。提问:你在图上找到了什么?(8个桃子) , 教师边叙述,边出示题目。 提问:“每个小朋友分2个桃”,我们怎样分?几个几个地分?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教师演示: A、把2只桃子分给一个小朋友,提问:分完了吗?再拿几只桃子分给小朋友? B、再把2只桃子分给第二小朋友。提问:分完了吗?怎么分? C、拿最后2只桃子分给第三小朋友。提问:结果分给了几 个小朋友? (3)6只桃子,每个小朋友分2个桃,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想一想,老师刚才是怎样分的? 请学生自己一边分,一边说说分的过程。 (4)提问:请说说刚才我们是几个几个分的?为什么? 4、试一试。 (1)教师示范操作分小棒:拿出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先拿出2根放一堆,再拿2根又放一堆``````一共分成6堆。 说明:每2根放一堆,就叫“每2根一份”。 提问:这里的小棒可以看作几个几?这说明12里面有几个2? (2)照样子分一分,说一说。 (3)学生填书。 (4)提问:刚刚在分小棒,分桃子时,我们都是几个几个的分的,这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 “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我们在分这些物品时是怎样分的?属不属于“平均分”? 2、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1)请学生看图,了解题意,完成填空。 (2) 集体校正。 3、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口答,再画图演示。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什么叫做平均分?几个几个地分属不属于平均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