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克的认识
发表日期:2019/10/9 19:38:53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姚梦丹 有717位读者读过
教 案 设 计
上课时间: 月 日 总备课第 19 课时
课 题 | 克的认识 | 第 2 课时 | ||
本课时 教 学 目 标 | 1.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克很轻的质量观念。 2.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估测,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 |||
重 点 | 建立克的质量观念,会进行克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 |||
难 点 | 建立克的质量观念,会进行克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 |||
教 具 | 两袋共重1千克的盐、2分、1角、1元的硬币、羽毛、尺子、小型电子秤、橡皮筋、树叶、水果等。 | |||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 | 复 备 | |||
一、质疑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物品的质量单位千克,称出了1千克的大米(出示:1千克大米)你能说出一粒大米重多少吗?对于很轻的东西,用千克来作它的单位合不合适呢? 二、学习新课 (一)认识克 1.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来作单位,用字母g表示(板书:克g) 2.认识小型电子秤。 (1)介绍小型电子秤的使用方法。 1克到底有多重?我们可以先通过小型电子秤称出来。大家看这就是小型电子秤,使用非常简单,我们只要将要称的物体放在托盘上,电子显示屏就会显示出物体的重量。 (2)用电子秤称不同面值的硬币。 分别称出2分、1角、1元硬币重量。再让学生分别用手掂一掂,初步感知“克”。 (二)体验克 1.教师:1克很轻,大约是一枚2分钱重,那么黄豆大家见过吧!你感觉黄豆大不大?重量怎么样?那你估计下几粒黄豆的重量是1克?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确定一个较为满意的答案,派出一名代表到讲台上称一称,看看是否接近1克。 2.用手掂一掂:1克黄豆、一枚硬币、一根羽毛、一片树叶、一把尺子。 比一比哪些物品比1克重?哪些物品比1克轻?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哪些物比1克轻?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要用到“克”这个单位? 4.估一估 一本数学本大约有多少克?先让学生掂一掂,估计出数值,然后用电子秤称一称看看估得准不准。然后再让学生估一估文具盒的重量。(数学书约300克) (三)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 1.观察一袋盐重多少,(500克)两袋盐呢?(1000克) 2.用台秤称一称(师演示)把这两袋盐放到以千克为单位的台秤上称一称,问:这个台秤上的刻度是以什么为单位的?看一看这两袋盐有多重?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1千克=1000克 小结: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注意读法:读作“1千克等于1000克”。 3.口答单位换算 三、实际运用“克” 1.想想做做1 (1)观察包装袋,说说下面物品有多重。说说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你还见过哪些物品是用克作单位的?有多少克? 2.想想做做2 3.想想做做4 单位换算:学生先独立填空再说说每题是如何思考的。 4.想想做做6 活动:“称一杯水的重量” 四、全课总结 用“千克”和“克”说一句话或讲一个小故事。 五、课堂作业:练习册第19页认识克。 | ||||
板书设计: 克的认识 克——g 1千克=1000克
| 教后小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