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线段
发表日期:2019/10/9 19:53:31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芮丹丹 有1435位读者读过
教 案 设 计
上课时间: 月 日 总备课第 33 课时
课 题 | 认识线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59—60页 | 第 1 课时 | ||
本课时 教 学 目 标 |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 |||
重 点 | 认识线段的特征。 | |||
难 点 | 线段表象的建立。 | |||
教 具 | 课件,每人一根毛线、一张长方形纸,直尺。 | |||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 | 复 备 | |||
一、曲直对比,引入新课。 请学生表演,一个跳绳,两个同学拔河。 引导学生比较手中的绳子有什么不同? 二、动手操作,认识线段 (一)感受线段的“直” 1、(课件出示毛线图)那你们看,这条毛线是什么样的?你能想个办法让这条毛线变直吗?请小朋友们拿起桌上的毛线试一试。(指名前)你是怎样让它变直的呢? 2、(课件出示拉线图)是啊,我们捏住线的两段,把它拉紧了,线就直了。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线段的学问可大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这位新朋友。(板书课题:认识线段) (二)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1、(演示) 指一指这条线段是从哪儿到哪儿?(指名指)老师两手捏的这个地方是线的哪儿?(线的两头),在数学上把这两头叫做端点。(板书:端点)齐读。那线段有几个端点呢?。 (三)认识线段的示意图 线段可以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师画线段图)指端点提问:你知道这是线段的什么吗? 讲解:我们用两个短短的竖线表示两个端点,这两个端点有时候也可以用两个小圆点表示。同时在线段上相应的标出端点 (四)小结线段的特征 1、(演示方向斜的线段)这样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吗?说说你的理由,好吗?(演示成U形的线段)那这样呢?为什么? 2、那线段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同桌互说,在指名说 是啊,线段必须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板书线段有两个端点并且是直的或者线段是直的并且有两个端点)小朋友们记住它的样子了吗? (五)练习: (出示想想做做1)那下面这些图形中哪些是线段?(生答)师:为什么说这几个是线段呢?(学生小结) (六)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线段 1、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生说说) 2、线段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课件出示图片)如:门框的边、楼梯台阶的边、屋檐的边、护栏的栏杆、桥的牵拉绳等等,这些都可以看成线段。 (七)图形中的线段( 想想做做第“2”题) 二、折线段,认识线段有长有短 1、(出示长方形纸)这是什么图形?小朋友们喜欢折纸吗?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折纸游戏。 师示范,生齐折:把长方形纸对折,再展开 讲解:折痕也是一条线段,谁能指出它的两个端点在什么地方?(指名) 2、你能折出一条比它长的吗?比它短的呢?(展示) 指出:线段是有长有短的。(板书:有长有短) 3小结:线段必须有两个端点,并且是直的,和它的方向及长短都没有关系。 三、画线段 1、教师先示范画一条线段,再让学生试画。 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如果没有尺,还能用哪些工具画出线段? 只要是直的都可以用来画线段,但是我们小朋友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要养成用尺子画线段的好习惯。 四、组织练习 1、出示想想做做3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2)集体交流。 2、出示想想做做4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2)集体交流。 师:是什么图形? 3、出示想想做做5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2)集体交流。 师:我们在画的时侯,怎样画就能画全了、不遗漏?课件演示有顺序的画。 五、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六、拼图形(课件出示) 师:课后请小朋友们也动手画一画,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线段创造出更多、更美的图案,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 ||||
板书设计:
| 教后小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