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厘米

发表日期:2019/10/9 19:53:50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芮丹丹 有518位读者读过

 教 案 设 计

上课时间:  月  日               总备课第 34 课时

课 题

认识厘米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6163

 1 课时

本课时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经历测量,观察,比划等活动,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能表示出1厘米的大概长度;学会用厘米为单位的测量方法,能用厘米为单位测量较短物体或线段
2、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学会用直尺画定长线段。
 

重 点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难 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 具

课件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

复 备

一、复习

什么是线段?

二、新授

1、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课桌的宽。
提问:你们觉得这条边有多长?
现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得知的?

(2)提问:想一想为什么他们说的数不同?

(3)小结:为了更加准确,我们在一般情况下用尺子来量一量最好,要量出物体的长度,首先要认识尺上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较小的长度单位“厘米”。
    说明了:量比较短的东西,可以用厘米做单位。

2、认识厘米

(1)观察尺上“厘米”的刻度。
    出示米尺,告诉学生:这是米尺的一部分,它上面一个一个的刻度叫刻度线,刻度线的数字表示所对应的刻度长多少,看左端的刻度数字写着“0”,说明刻度由此开始,从0到1是1厘米,从1到2也是1厘米……每个这么长就是1厘米。

(2)看刻度尺回答:“0”在哪儿?0到1的长度是几厘米?1到2是几厘米?3到4呢?从刻度0到5这么长是几厘米?从0到10呢?

(3)请学生用食指、拇指比划1厘米大概有多长。

(4)请每位学生观察一下2厘米、5厘米各有多长,再用手比划出它们的长度。

3、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三、量物体长度,画定长线段

1、学习量物体的长度。

(1)观察、初步感知。
     出示 情境图。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说一说(   )里应填什么数,然后教师强调:
    A、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这个物体的一端要对准“0刻度线”。
    B、看物体的另一端对准哪一条刻度线,如铅笔刀的另一端对准刻度线“7”,所以,这只铅笔刀长是7厘米,图中的线段是5厘米。

(2)演示,直观感知。为了让学生看得清楚,教师可在黑板上示范,让学生详细了解测量铅笔刀的长和线段的长的过程。

(3)操作、亲自体验。让学生量一量自己数学课本和长度。

    2、学习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1)观察,初步感知。出示 “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教学情境图。先让学生认识观察上图,再让学生议一议:画指定长度的线段要注意什么?
    小组讨论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通过全班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从尺的刻度‘0’开始画起,画到刻度‘4’的地方。

   (2)演示,直观感知。
     师强调:在画线段时,一定要在线段的两端表示出端点。

(3)操作,亲身体验。
    让学生画一条长6厘米的线段,画完后与同桌的同学互相看一看,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学生画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通过观察,判断题中测量方法的正误,从而掌握正确的方法。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量一量,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共同核对。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做题时,可利用已有的各种表象作为参照来估计,估计的长度与实际长度有差距是正常的不要因此而否定学生的估计。

6、“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画一条7厘米长的线段,画完后,同桌之间互相看一看,再相互量一量对方所画的线段

    四、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教后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