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米
发表日期:2019/10/9 19:54:12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芮丹丹 有742位读者读过
教 案 设 计
上课时间: 月 日 总备课第 35 课时
课 题 | 认识米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64-65页 | 第 2 课时 | ||
本课时 教 学 目 标 | 1、使学生经历测量,观察,比划等活动,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能表示出1米的大概长度; 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作单位估计一些简单物体的长度,学会用米为单位的测量方法,能用米尺为单位测量物体长度 。 | |||
重 点 | 认识长度单位“米”及1米=100厘米。 | |||
难 点 | 初步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 |||
教 具 | 课件 | |||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 | 复 备 | |||
一、导入 二、新授 1、认识长度单位“米”。 (1)出示米尺。 说明:在米尺上,有刻度线和对应的0到100这些数.通常,我们把0刻度线作为起点,从0刻度线到100刻度线之间的长就是1米.(板书:1米) 。 学生同桌互相在米尺上指一指,说一说从哪儿到哪儿的长度是1米。再闭眼想象1米到底有多长。 说明: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字母“m”来表示,1米可以写成1 m(板书) 。 (2)请学生将一米长的绳子去量一量课桌的长、自己的身高以及铅笔的长度,进一步加深1米的实际长度。 (3)学生比划1米。 (4)学生举例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5)用身体和1米比较。教师1米60厘米,是指从哪儿到哪儿?从地面到老师身体哪儿是1米?你的身高和老师比较,大约是1米几十厘米,怎样想的? 让学生测量,再估计,感知1米的长度。 (6)出示米尺,观察刻度。 2、教学“试一试”。 (1)估一估:指名学生比划出1米的长度,然后以此估计黑板长度。 (2)量一量:用直尺测量黑板的长,注意在量的时候:应从物体的端点开始,一直量到另一个端点,尺子要摆平,这样才能量出长度。 A、先请学生估计它们的长度是多少米。 三、巩固练习 1、口答“想想做做”第1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6、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1)学生读题,口答,算式和结果,说说怎样想的。 (2)说明:两点之间的路线,线段最短 四总结
| ||||
板书设计: | 教后小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