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十
发表日期:2019/10/9 19:54:32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芮丹丹 有604位读者读过
教 案 设 计
上课时间: 月 日 总备课第 36 课时
课 题 | 练习十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66-67页 | 第 3 课时 | ||
本课时 教 学 目 标 |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厘米和米的长度表现,及1厘米和1米实际长度,能判断测量长短不同物体所用的单位,能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 2、使学生主动参与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能与同伴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 |||
重 点 | 感受1米和1厘米的实际长度。 | |||
难 点 | 估计1米和1厘米的 长度。 | |||
教 具 | 课件,1厘米和1米长的线,米尺,学生准备直尺,橡皮等,长方形的纸. | |||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 | 复 备 | |||
一 、揭示课题 1、我们这一单元学习了什么内容?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本领呢? 2、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厘米和米的练习。(板书课题) 二、知识再现 1、再现长度单位 (1)引导: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哪个单位大,哪个单位小? (2)学生比划,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 (3)举例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2、回忆进率 米和厘米间有什么关系?我们从哪里看出1米等于100厘米的? 3、单位运用 (1)一般怎样的物体长度用厘米作单位? 一般怎样的物体长度用米作单位? (2)让学生先估计物体,再实际测量。 三、练习提高 1、练习十第1题和第2题 (1)学生在课本上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 ,让学生说说怎样想到的。 2、练习十第3题 (1)学生估计,交流自己的估计,判断。 (2)学生再分别测量一下,和估计的结果对比。 3、练习十第4题,第5题,第6题 学生先思考,再交流。 4、练习十第7题 (1)学生在课本上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 ,让学生说说怎样想到的。 说明:估计时,一般以1厘米为标准,看看大约几个1厘米,估计大约几厘米。 (3)比划大约3厘米有多长吗?5厘米呢?10厘米呢? 四、学生动手做 1、量一量 (1)量长方形纸的4条边长度,填写表格,发现了什么? (2)量出数学书封面的4条边的长度,验证。 (3)总结:长方形里相对的两条边的长度相等。 2、折一折 学生按要求折出长折恨,短折痕。思考:如何折, 折出折痕长, 如何折, 折出短折痕? (2)交流 五、课堂总结 通过练习,你对厘米和米的知识又有了哪些进一步的认识? | ||||
板书设计:
| 教后小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