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两步计算法复习
发表日期:2019/10/9 20:39:10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芮丹丹 有704位读者读过
教 案 设 计
上课时间: 月 日 总备课第 62课时
课 题 | 加减两步计算法复习 苏教版二数学上册95页第7-9题 | 第 1 课时 | ||
本课时 教 学 目 标 | 1、使学生通过练习,归纳,进一步认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能正确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运算,交流进一步提高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进一步体会实际问题里条件和问题间的联系,能说明解决加,减法相关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培养几何直观,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 3、让学生体会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初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交流的学习习惯。 | |||
重 点 | 加减两步计算和求比一个数多(少)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 |||
难 点 |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式 。 | |||
教 具 | 课件 | |||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 | 复 备 | |||
一、揭示课题 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也就是加减两步计算的复习.(板书课题)你还记得在这一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吗? 学生交流体会。 二、两步计算 1、期末复习第7题第一列两题。 让学生明确连加,连减再计算,指名板演。 交流:每一题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 请学生再看竖式是怎样写的,算的对不对,说说你的评价。(评价笔算过程对不对,得数对不对,竖式怎样写方便些。) 问:有没有人哪里不用笔算而用了口算?为什么第一小题用先算的60加35时可以用口算?(整十数和两位数相加是学过的口算.) 指出:两步计算如果出现我们学习过的口算内容,可以用口算,怎样比较方便. 2、期末复习第7题第二,三列四题。 让学生明确加减混合,接着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独立练习,指名板演。 让学生评价板演题目,练习有错的订正。 追问:有没有可以用口算的? 3、归纳:通过上面六道算式的练习,你觉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怎样?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解决问题 1、期末复习第8题。 (1)学生读题,说说有哪些条件和问题。 (2)问:根据什么求第一个问题,再根据什么求第二个问题。 (3)让学生列式解答,指名学生板演。 (4)交流:你能看算式再说说解决这道题目是怎样想的吗? 指出: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可以这样想:先根据两个有联系的条件求出第一个问题,再根据第一问题的得数和另一个条件,求出第二个问题。 2、学生思考交流 出示8朵蓝花,16朵红花。 问:蓝花有几朵,红花有几朵?哪一种花多,哪一种花少? 引导:看图说一说要使两种花同样多,你该这样做? 学生先同桌交流,再全班汇报交流。 3 、题组训练 一根红绳是4米,一根黄绳是6米,黄绳比红绳长多少米? 一根红绳是4米,一根黄绳比红绳长2米,黄绳长多少米? 一根黄绳是6米,一根红绳比黄绳短2米,红绳长多少米? 学生列式解答,指名板演。 交流,订正。 问:这三道题目都是哪两个数量比较?哪个数量大,那个数量小? 第(1)小题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第(2),(3)小题各是怎样想的? 比较:这三题都是黄绳和红绳比较长短,每题的问题有什么不同? 想:求两个数量相差多少要怎样算?求大的数量怎样算?求小的数量要怎样算? 4、期末复习第9题 学生读题,交流知道了什么。问:求面包车多少座要用什么条件?求大客车呢? 引导:面包车和大客车座数哪个多,哪个少?大客车和中巴车呢? 学生先尝试解答。 交流算式,教师板书。问:两道题的算法为什么会不同? 引导:回顾一下解决这几个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小结:这里的题都是两个数量比较多少,比较大小的实际问题。如果要求两个数量相差多少,就要从大的数量里去掉小的数量,用减法算;要求大的数量,把小的数量和相差的数量合起来,用加法算;要求小的数量,就从大的数量里去掉相差的数量,用减法算。 四、 复习小结 这节课复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你对这些问题是怎样认识的?
| ||||
板书设计:
| 教后小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