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米和米,多边形,观察物体复习
发表日期:2019/10/9 20:39:31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芮丹丹 有762位读者读过
教 案 设 计
上课时间: 月 日 总备课第 63 课时
课 题 | 厘米和米,多边形,观察物体复习 苏教版二上册96-97页第10-15题 | 第 1 课时 | ||
本课时 教 学 目 标 | 1、使学生加深认识线段,进一步明确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能用米和厘米表示实际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 2、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多边形的特点,体验多边形的分类标准,能清楚的判断一个多边形是几边形;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能举例说明平行四边形。 3、使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境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感受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形状,进一步体会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 |||
重 点 | 加减两步计算和求比一个数多(少)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 |||
难 点 |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式 。 | |||
教 具 | 课件,每人准备方格纸 | |||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 | 复 备 | |||
一、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这学期我们还学习了厘米和米,多边形,观察物体。今天这节课就复习这些内容(板书课题)。 二、复习厘米和米 1、回忆整理 问:谁记得在“厘米和米”这单元里学习了什么类容?同桌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交流时适当提示学生:线段的图形特点,比划1米和1厘米的长度,米和厘米的关系等。) 结合交流,画出线段并板书:直的 两个端点 1米=100厘米。 2、做期末复习第11题 (1)让学生按要求画线段。 问:你是怎样画的? 指出:线段可以沿直尺的边来画,从尺子“0”刻度画起,画到刻度“几”,这条线段就是几厘米,画线段注意标出两个端点。 (1)问:还记得身体上“尺’’?你有哪些”“身体尺”? (2)举例说明可以用哪把“身体尺”去测量什么物体的长度? 3、做期末复习第12题 交流选择结果,适当说明理由。 三、复习平行四边形 1、回忆单元内容 引导:在”平行四边形”这一单元里你认识了什么? 线段围成的图形是按什么分成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等?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几边形?能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吗?学生尝试画一画。交流,说说自己怎样画的。 2、图形判断 (1)出示各种图形,学生说说各是几边形,再说说四边形里哪些是平行四边形.(板书:平行四边形也是四边形) (2)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平行四边形? 3、做期末复习第13题 (1)学生独立数一数,填一填,完成表格。 (2)交流填表结果。 4、做期末复习第14题 (1)学生估一估,量一量,填一填。 (2)交流:这个平行四边形每条边各长几厘米?比一比边的长度,你能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里有什么秘密? (3)学生量一量你画的那个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也有刚才的秘密吗? (4)归纳:这两次量平行四边形的边长,你有什么发现? 四、复习观察物体 1、做期末复习第15题 问:图中小朋友从哪些位置观察茶壶的?他们各人看到了什么形状呢?同桌讨论,学生连线。 交流:怎样连的?为什么这样连?哪两个小朋友看到的形状正好相反?(注意比较壶把,壶嘴各在观察者的哪一边。 2、学生思考 问: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你有什么感受告诉大家吗? 指出: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会有不同。 五、课堂小结 引导:能举例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你更清楚地知道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吗?
| ||||
板书设计:
| 教后小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