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八 第2课时
发表日期:2019/9/25 21:30:55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王慧彬 有651位读者读过
课 题 | 语文园地八 | 第 2 课时 | |
本课 教学 目标 | 1、认识拟声词,了解他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恰当的词语。 2、熟读并积累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并能选择一两个说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童话《称赞》,了解称赞别人的重要性。 | ||
重点 | 熟读并积累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并能选择一两个说话。 | ||
难点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童话《称赞》,了解称赞别人的重要性。 | ||
教具 | PPT | ||
教学过程、方法、内容 | |||
一、谈动物引入新课。 1、师:孩子们喜欢哪些动物? 2、全班交流。 3、下面这些歇后语,表达了人们以前对狐狸的印象。读一读,和同学交流它们的意思。 歇后语: 狐狸尾巴————藏不住 狐狸吵架————胡( 狐) 言乱语 狐狸给鸡拜年————不怀好意 黄鼠狼和狐狸结亲————臭味相投 二、 学习“日积月累” 1.教师多媒体出示“日积月累”中的成语,学生尝试读一读每个成语,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2.同桌互读,注意读准字音,对同桌读错的字音要及时给予指正。 3.指名读、全班读,师生共同纠正读音。提醒学生注意:“狼、惊、龙、凤、网、鸣”是后鼻音;“咽、胆”等字是前鼻音;“之、鼠”是翘舌音。 4.说一说,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 ⑴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成语,找出它们的特点。 ⑵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⑶指名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适当小结:第一列的三个成语,每个成语含有两种小动物;第二列的成语都是“××之动物”类型的;第三列的三个成语,每个成语都含有“如”字和一种动物。 5.根据发现的成语特点,同桌间交流记忆这些成语的方法,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成语,练习背诵。 6指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 7、我会选择一两个成语说话。 如:妈妈做的饭真香,我狼吞虎咽的几下就吃饱了。 四、学习“我爱阅读” 1.过渡:同学们,在前面几个板块,我们又认识了很多生字和新部首,还积累了很多与动物有关的成语,下面,我们来学习“我爱阅读”这个板块 2.学生自主阅读童话故事《称赞》,教师课件出示自读要求:①运用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②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学生再读短文,想一想,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讲什么? ⑴学生阅读、思考、总结,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⑵学生自由举手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归纳:这篇童话故事讲了小刺猬称赞小獾的板凳做得好,小獾称赞小刺猬送的苹果香,他们彼此的称赞都给对方带来了愉悦的感受。 4.互动交流 师:根据短文内容说一说,称赞会带来什么效果? 生:称赞会增强别人的信心。 师:从哪儿可以看出称赞可以增强别人的信心? 生:小刺猬称赞小獾做得小板凳一个比一个好,使本来有点泄气的小獾有了自信,最后不仅会做板凳,还学会了做椅子。 师:对,称赞除了可以增强对方的信心,还会带来什么效果? 生:还会消除疲劳,小獾称赞小刺猬,小刺猬就不感觉到累了。 师:说的真好,看来,称赞别人好处真多。 5.读了这个童话故事后,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举手畅所欲言,教师对学生说得好的及时评价,给予肯定。 6. 小结:通过《称赞》这篇童话,我们知道了称赞有无穷的魅力,它能让人自信,让人高兴,让人消除疲劳,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称赞别人。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左右两边宽窄大致相同的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方法,还认识、背诵了很多与动物相关的成语,学习、理解了童话故事《称赞》,同学们收获一定不小吧!课后,请把《称赞》这个童话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一听。 六、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1、积累含有动物的成语 2、讲童话故事《称赞》给爸爸妈妈听 | |||
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