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小学迎数字化校园验收实施细则(二)
发表日期:2013/6/6 16:11:11 出处:本站 作者:Admin 有943位读者读过
四、校园数字化管理(30分)
序号 |
内容 |
分值 |
指标描述 |
指标评测点 |
学校自查情况 描述 |
材料目录 |
材料准备 负责部门 |
完成时间节点 |
A4-1 |
校务管理 (7分) |
5分 |
校园网上有校园展示、党团建设、家校联系、班级和学生展示等专题栏目和各处室工作栏目。 |
信息发布、更新及时。教师、学生和家长能够进行身份认证;校内工作人员能够依据权限发布和获取信息(1分)。提供统一用户管理,实现用户账号信息集中管理,与上级认证系统对接(2分)。提供单点登录功能(1分)。提供访问统计功能(1分)。 |
单点登录,不是学校教技室能做出来的,要花钱买系统,或靠上级解决。 |
1.校园网信息发布截图。 2.各栏目管理员账号一览表。 3.EMIS账号一览表。 4.校网访问统计截图。 |
1.教技室 2.教技室 3.教技室 4.教技室 |
1-4.止于10月底 |
A4-2 |
2分 |
校务管理无纸化。 |
校园网上有每周工作、公示、通知、文件、作息时间表等。提供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功能,包括收发文、文件流转、信息发布、公文审批等。 |
|
1.校网每周工作安排单、公示、通知、文件、作息时间表等页面截图。 2.校务管理无纸化证明材料(网上流转公文截图、校务信息网上发布截图、校务公文网上审批截图等) |
1.校长室 2.校长室 |
1.止于10月底 2.止于10月底 | |
A4-3 |
教育教学管理 (18分) |
10分 |
教师能使用省、市、区提供的教研平台或本校自建的平台开展教研活动,活动情况有记录。(或教师通过其他方式拥有教研空间)。 |
|
|
1.教师利用区市级教研平台开展活动截图。 2.网上教研平台教研活动记录。 3.教师拥有其他网上教研空间的截图。 |
1-3.教务处 |
1-3.止于10月底 |
A4-4 |
8分 |
有教师管理系统,可以使用市、区提供的平台(若为自建平台则必须与上级教育管理部门无缝对接)。 |
教师基本信息、获奖信息、论文发表、变更情况等及时更新上传,管理功能齐全。 |
1.EMIS系统中各条口负责管理的部分要做到及时更新和上传。 2.学籍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系统数据都要及时更新信息。 |
1.EMIS系统中教师管理使用截图。 2.学籍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使用截图。 3.财务管理系统使用截图。 4.报修平台使用记录截图。
|
1.校长室 2.教务处 3.教技室 |
1-3.止于10月底 | |
A4-5 |
其他管理 (5分) |
5分 |
人事管理、财产管理、档案管理、体卫管理、图书管理、实验室管理、维修管理均能按照上级行政部门要求正常使用(职业类学校有实习实训管理平台)。 |
数据录入详细、更新及时、查询方便。检查相应的使用情况。为家长提供查询、建议或指导服务(1分)。 |
要建设校内网上报修平台(也可利用区级的报修平台) |
1.人事管理使用截图。 2.财产管理使用截图。 3.图书管理、借阅截图。 4.资产网实验室管理截图。 5.维修平台使用截图。 |
1.校长室 2.总务室 3.教技室 4.教技室 5.教技室 |
1—5.止于10月底 |
五、校园数字化应用成效(50分)
序号 |
内容 |
分值 |
指标描述 |
指标评测点 |
学校自查 情况描述 |
材料目录 |
材料准备 负责部门 |
完成时间节点 |
A5-1 |
教师应用成效 (16分) |
6分
|
教师能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能有效利用电子白板、虚拟仿真、数字实验室、实验实训室等先进手段进行教学。 |
有电子备课教案(资料汇总包含课件、教案等),计算机房等专用教室使用效率高,利用信息化手段开课课时不低于学期总课时的80%。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电子备课,每节课有电子教案。掌握不少于3种常用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与技术,能自主制作课件或改造课件。每年录制不少于30个解决特定问题的微视频或10节校级(含)以上公开示范课。 |
|
1.电子备课系统的截图。 2.计算机教室使用记录本。 3.教师应用能力证实图片:各学科网络电子备课、各学科多媒体课件上课、白板上课。 4.年度录制公开课目录单。 |
1.教务处 2.教务处 3.教务处 4.教务处 |
1-4.止于10月底 |
A5-2 |
5分 |
教师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对学生学习成绩实行数字化动态管理,对学生的综合技能实行数字化动态评估。 |
有数字化的成绩分析、试卷分析、交流沟通记录、教学反思等。学校开设的校本选修课程中至少有1门是基于网络学习的课程,并提供有效的网络课程。支持学生自主学习。 |
教技室在校网“教育教学”一级栏目里新增“学科成绩分析、试卷分析、教学反思、评课记录”等子栏目,由教务处管理并及时更新内容(前面的要补,至少一学期的语数外的相关内容,否则截图反映内容太少)。 校本课程网站要建设学生自主学习、交流栏目并有丰富内容,这样截图才能展示。
|
1.学科成绩分析网页截图。 2.试卷分析网页截图。 3.教学反思网页截图。 4.优秀评课记录网页截图。 5.学校校本课程的“昆虫研究”学习网站截相关内容截图。 |
1-4.教务处 5.教科室 |
(教技室6月上旬做好栏目扩充) 1-5.止于10月底 | |
A5-3 |
教师应用成效 (16分) |
5分 |
及时总结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成果。 学校中青年教师有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个人主页及资源。 |
相关的教育技术方面的论文、论著等。提供相关获奖证书、图片、视频、网页、资源。支持同学科教师协同设计精品教学设计方案。 |
要求中青年教师在自己的主页上上传:教案设计、教学心得反思、论文、课件、教学资源。 |
1.校内教师的相关教育技术的论文目录单、证书图片等。 2.中青年教师个人主页图片、资源图片。 3.获奖、优秀教学设计方案的证书图片。 |
1.教科室 2.教科室 3.教科室 |
1-3.止于10月底 |
A5-4 |
学生应用成效 (19分) |
6分 |
学生通过网上探究、问题研究等方式,不断提高收集、筛选、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和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 |
有学生制作的研究性学习专题网站。有学生个人主页、班级主页。 学生能进行个人学习资源管理、网络交流、在线测试、选修课程等各种网络学习活动。 |
1.利用“快乐星期三”组织高年级学生制作研究性学习专题网站。(选择几个网力较强的学生就在区城域网专题网站平台上建设) 2.选择部分班级建设班级主页。 培训由学校、教技室组织进行,建设由德育处负责。 关键是培养部分学生的网页操作能力,因要现场抽样调查,看学生的应用程度。 |
1.学生个人研究性学习专题网站主页、个人学习资源、网络交流等截图。 2.班级主页截图。 |
1.德育处 2.德育处
|
1-2.止于10月底 参照省标中采用现场抽样调查学生,看具体应用程度。 |
A5-5 |
5分 |
学生在应用信息技术方面能力强、成果较多。积极参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与教育技术相关的竞赛并获奖。 |
近两年内学生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竞赛获奖。能熟练使用不少于3种的网络交流工具(即时通讯软件、在线论坛、电子邮件等)与同学、教师、专家交流。 |
|
1.近两年学生获奖图片。 2.学生网上通讯、邮件、师生交流操作的图片。 |
1.德育处 2.德育处 |
1.止于10月底 2.止于10月底 | |
A5-6 |
5分 |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利用网络环境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能力。 |
有自制或购买的网络课程,使用率高。 能够积极开展网络环境下学习的探索。 初中以上学生能独立开设博客和微博,与同学、老师、专家及其他人沟通交流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 |
|
1.各骨干教师专题学习网站主页截图。 2.网上数字图书馆截图。 3.学生在尚书网读书截图。 4.学生浏览区城域网学习网站的图片。 |
1.教技室 2.教技室 3.教技室 |
1-3.止于10月底 | |
A5-7 |
学生应用成效 (19分)
|
3分 |
将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组织学生参加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课余时间、节假日、寒暑假期间,学校信息化设施向学生公益性开放。积极参与网络文明夏令营等活动。 |
能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学校信息化设施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 |
|
1.夏令营中学生网络活动的图片。 2.“快乐星期三”学生网络活动图片。 3.学校机房课余时间开放安排表。 4.学校图书室、阅览室课余时间开放安排表。 |
1.德育处 2.德育处 3.德育处 4.德育处 |
1-4.止于10月底 |
A5-8 |
学校应用成效 (15分) |
5分 |
有市级以上(含市级)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 |
课题按照计划进行研究;有研究经费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进行;有及时更新研究进展和成果的课题专题网站。(或有两个及以上市级及以上相关的个人课题) |
|
1.市级课题研究证明材料。 |
1.教科室 |
1.止于10月底 |
A5-9 |
3分 |
强化师生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意识,对师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提高他们对不良信息的判断和自觉抵制能力。 |
有思想品德教育专题网站或栏目,其中有与网络道德教育相关的材料。 |
教技室负责在区城域网专题学习网站上架构“江宁小学德育专题网站”,由德育处负责管理。必须有网络道德教育相关栏目。 |
1.德育专题网站链接地址。 |
1.德育处 |
1.止于10月底 材料不需要截图,提供地址链接即可。 | |
A5-10 |
5分 |
积极参与省、市、区三级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资源库开发建设及优质教育资源评比活动,有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学校资源建设。 |
能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积极参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资源建设,有激励措施,有相关考评办法。 |
|
1.EMIS系统截图。 2.数字图书馆截图。 3.资源服务中心截图 4.江宁小学优质资源服务建设奖励办法。 |
1.教技室 2.教技室 3.教技室 4.教技室 |
止于10月底 | |
A5-11 |
学校应用成效 (15分) |
2分 |
有“手拉手”结对学校或对口交流学校,并定期通过网络开展交流活动,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研活动,并积极开展校内外网上研讨交流。 |
每学期能够利用网络定期开展活动,并能提供能反映活动情况的网址链接。 |
|
1.学年网络教研直播目录单。 2.直播教研的链接地址。 |
1.教技室 2.教技室 |
止于10月底 |
六、附加(20分)
序号 |
内容 |
分值 |
指标描述 |
指标评测点 |
学校自查 情况描述 |
材料目录 |
材料准备 负责部门 |
备注 |
A6-1 |
资源共建与共享 (5分) |
5分 |
对市、区两级的资源贡献(市直属学校考察其在全市资源的贡献度)。 |
通过市、区的公共服务平台或资源建设平台考核对市、区两级的资源程度,对资源共建与共享做出显著贡献的学校可相应得分。 |
|
|
|
|
A6-2 |
学校特色应用 (9分) |
5分 |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及应用中有突出成绩;出数字化校园专著、在国家级教育信息化期刊上发表研究文章或国家级课题并有一定影响;省级以上竞赛特别突出的教师或学生。 |
视具体情况而定。 |
|
|
|
|
A6-3 |
学校特色应用 (9分) |
4分 |
自主开发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或模块,在校内使用效果明显并有推广价值。 |
视具体情况而定。 |
|
|
|
|
A6-4 |
区电教中心建设 (6分) |
4分 |
与当地教育城域网或当地政府网互联互通。 |
与南京教育城域网或当地政府网或教育城域网互联互通。 |
|
|
|
得分直接代入本区各申报学校。 |
A6-5 |
2分 |
区电教中心应配备足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
有组织、有计划地为学校做好数字化校园建设服务。区自建城域网数据中心的至少配备2名专业管理人员。 |
|
|
|
得分直接代入本区各申报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