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读书要有选择》

发表日期:2019/3/27 14:08:26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刘娟 有746位读者读过

课题

11读书要有选择

课时

安排

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能运用批注式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感悟,并在自主读书过程中随时记下自己的收获,能与同桌交流、汇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此文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并能自主地选择一些优秀的书籍来充实自己,培养质疑的习惯,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教学

准备

学情分析

1、读书的状况:“经常看的书”以“科普类”和“故事类”居多,“书的样式”以“文字为主,配一些图画”居多,对于古诗文的喜欢程度,选“有时喜欢”的多。这个是可以的

2、读书习惯:  

大多数学生能利用工具书帮助阅读,能经常和别人谈论书中看到的有关内容。

3、虽然能根据一定的目标去选择书籍,但是该怎么选,应注意什么,学生并不能准确说出其中的道理。

教具准备

1.教学课件

2.   群文阅读材料

     

 

自主学习

课堂合作交流

个人反思修改

1.自由交流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2.交流已经学过的阅读方法。

3.齐读课题。 

4.提出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

 

 

 

 

1.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2.理解自读中遇到的重点词语, 如“日新月异”。 3.请几个同学依次读3-6自然段。

4.学生进行评价。 

5.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思考后写批注 

6.交流自己阅读3-6自然段的收获

 

 

7.交流自读7-8自然段的收获。

 

 

8.完成表格的填写。

 

 

 

 

 

 

 

 

1.认真阅读话题,结合本课内容选一题说说自己的观点。         

 

2.学生交流写话内容。   

 

3.各小组选出有代表性的发言全班交流。

 

 

 

 

 

 

 

 

 

 

 

1、认真阅读名人故事并做适当圈画。

2、小组汇报读后所想,注意围绕他们是怎么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书来说。

3、全班交流。

 

 

 

 

 

 

 

 

 

 

 

 

 

 

 

 

1.结合本课内容联系实际谈今后怎样有选择地读书。 

 

2.齐读名言。

一、唤起生活积累,激发阅读期待
   在生活中,同学们一定都学过或读过一些关于读书方法的一些名言警句和课文吧,想一想,都有哪些?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你知道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你觉得在我们已掌握的这些好的读书方法中,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小结,揭题板书:读书要有选择。

 

二、自主阅读感悟,开展“阅读反思”

1.初读:在读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把课文读正确,老师非常相信你们的能力,到时候,让我们大家欣赏你的读书水平。   

2.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3.教师评价学生的读书情况 

4.当然读通课文只是第一步,我们还要读懂课文。请同学们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自主读文,并在书上随时记下你的收获。   

5.学生交流时教师作适当点拨。 教师相机出示:  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有定评的古今中外名著 名人传记 科普类读物  工具书,它们是我们的“无声老师”

6.刚才我们所读四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7.过渡:那么我们该怎样选择读物呢,请同学们交流自读7-8自然段的收获。 教师相机出示: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请教别人(老师、父母、同学)

8在研读的基础上填写下表:

 

选择类型  选择方法  

9.教师总结选择类型和方法。

 

三、设置情境交流,阅读名人读书小故事

1.根据课文内容,选一题说说自己的观点: 

(1)小明整天无所事事,不求上进。请你为他选择一本书,并说说推荐理由。 

(2)小军的作文水平不太高,为此他很灰心。请你为他选择一本书,并说说推荐理由。 

(3)小华喜欢小发明,爸爸妈妈却一个劲儿逼他读文学名著。请你从选择读物的这个角度对小华的爸爸妈妈说几句。 

(4)为了加深对《海伦.凯勒》这篇课文的理解,你会选择哪些书来读?为什么? 

学生讨论时,教师行间巡视。

2. 古今中外的名人大家,他们在读书方面往往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来看吉泽名人读书小故事。

(1)毛泽东的“无所不读”

  毛主席的读书兴趣很广泛,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军事等社会科学以至一些自然科学书籍无所不读。

  在他阅读过的书籍中,历史方面的书籍比较多。中外各种历史书籍,特别是中国历代史书,毛主席都非常爱读。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历朝纪事本末,到各种野史、稗史、历史演义等他都广泛涉猎。他历来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他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

  此外,毛主席对中国文学方面的书籍也读得很多。他是一个真正博览群书的人。

2)卢梭反对死读书,滥读书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一向反对死读书,滥读书。

  当时社会上有些人,学了一门知识赶学另一门知识,没一刻停息,只花时间去学别人的思想,却没时间锻炼自己的思想。结果,知识是学了些,智力却很少增长。卢梭对此很看不惯,在他著的《爱弥尔》一书中说,这种人“就好比在海滩上拾贝壳的孩子,起初拾了一些贝壳,可是看到其他贝壳时,又想去拾,结果扔掉一些又拾到一些,乃至拾一大堆贝壳不知道选哪一个好时,只好通通扔掉,空着手回去。”

读了这些名人的小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四、总结回顾,联系实际谈选择

1.同学们,你们在今后的读书过程中准备怎样选择读物呢? 

2.总结。 

3.以齐读歌德的名言“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结束本课教学。


分层作业设计

A【基础性作业】

1. 完成《习字册》《补充习题》<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2. 根据学习所得修改自己课外读本上的的阅读书目,并说说为什么这样选择。

B【提高性作业】

1.  完成《习字册》《补充习题》《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2.  从阅读中得到教益并写读后感,反映出有选择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板书设计

 选择类型 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有定评的古今中外名著 名人传记 科普类读物 工具书,它们是我们的“无声老师”选择方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请教别人(老师、父母、同学)


拓展延伸

【群文阅读】

阅读名人读书的方法。

教后记:










 

 

【群文阅读】

名人的读书

爱因斯坦读书方法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总结出的“一总、二分、三合”读书法,可供借鉴。一总:先浏览书的前言、后记、序等总述性部分,然后认真地读目录,以便概括地了解全书的结构、内容、要点和体系等,这样便可对全书有个总体印象。二分:在读了目录后,先略读正文,这不需要逐字读,要着重对那些大小标题、画线、加点、黑体字或有特殊标记的句段进行阅读,这些往往是每节的关键所在。你可以根据这些来选择自己所需的内容来细读。三合:就是在翻阅略读全书的基础上,对这本书已有个具体印象,这样再回过头来细读一遍目录和全书内容,并加以思考、综合,使其条理化、系统化,以弄清其内在联系,达到深化、提高的目的,进一步深入领会初读时所不能领会的许多东西。这一步很重要。人们往往在这一步不得要领时,看过书一扔,便算了事。

  

鲁迅强调博览群书

  鲁迅先生读书是极为精深的,同时他又非常强调博览,主张不要对自己的阅读范围作过狭的限制。他年轻时,在规定的功课之外,天文地理,花鸟虫鱼,无一不读。连《释草小记》、《释虫小记》、《南方草木状》、《广群芳谱》《毛诗草木鸟兽虫疏》、《花镜》这样谈花草虫兽的古书,他也在闲时拿来翻看。鲁迅在《读书杂谈》一文中说过:“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科的,偏看看理科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他在《致颜黎民》一文中说:“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无足轻重,后来做起文章来也胡涂。”鲁迅博大精深的知识和他的巨大成就,是与他的博览有着直接关系的。

  

巴金的读书方法

  著名作家巴金的读书方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的。读书而无书的确算得天下一奇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巴金说:“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

  原来他的读书法就是静坐在那里回忆曾经读过的书。这样有许多好处:

  (1)不受条件限制,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巴金列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长期被德军包围的时候,有一位少女在日记中写着“某某型,《安娜·卡列尼娜》”一类的句子。当时没有电,也没有蜡烛,整个城市实行灯火管制,她不能读书,而是在黑暗中静坐回忆书中的情节。托尔斯泰的小说帮助她度过了那些恐怖的黑夜。另一个例子是他自己在十年内乱中的亲身经历。他说:“‘文革’期间要是造反派允许我写日记,允许我照自己的意思写日记,我的日记中一定写满了书名。人们会奇怪:我的书房给贴了封条,加上锁,封闭了十年,我从哪里找到那些书来阅读?他们忘了人的脑子里有一个大仓库,里面储存着别人拿不走的东西。”这两个事例说明,在一切不具备正常读书条件的情况下都可以“读书”。

  (2)温故而知新。通过回忆,将过去读过的书拿出来一点点地咀嚼,就象牛反刍一样,能进一步消化吸收。每回忆一次都会有新的理解,新的认识,新的收获。

  3)能够不断地从已读过的书中吸取精神力量。巴金说:“我现在跟疾病作斗争,也从各种各样的作品中得到鼓励……即使在病中我没有精神阅读新的作品,过去精神财富的积累也够我这有限余生消耗的。一直到死,人都需要光和热。”

  

顾炎武自督读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

  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毛主席怎样读书

  特殊爱好

  几十年来,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总是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看书学习。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

  为了读书,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游泳上来后,顾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书本。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他也从不白白地浪费掉。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选》和其他一些书刊,就是利用这时间,今天看一点,明天看一点,断断续续看完的。

  毛主席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带一箱子书。途中列车震荡颠簸,他全然不顾,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阅读不辍。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样,床上、办公桌上、茶几上、饭桌上都摆放着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毛主席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

  有一次,毛主席发烧到39度多,医生不准他看书。他难过地说,我一辈子爱读书,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叫我躺在这里,整天就是吃饭、睡觉,你们知道我是多么地难受啊!工作人员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书又放在他身边,他这才高兴地笑了。

  认真地学,反复地读

  毛主席从来反对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他在读韩昌黎诗文全集时,除少数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细琢磨,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也不放过。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韩集的大部分诗文他都能流利地背诵。《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他从小学的时候就看过,到了六十年代又重新看过。他看过的《红楼梦》的不同版本差不多有十种以上。一部《昭明文选》,上学时读,五十年代读,六十年代读,到了七十年代还读过好几次,批注的版本,现存的就有三种。

  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他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联共党史》及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他各读了十多遍。《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列宁选集》等等,他都反复研读过。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

  不动笔墨不看书

  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所藏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直线、曲线、双直线、三直丝、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比比皆是。

  

  

秦牧主张“牛嚼”和“鲸吞”

  当代著名作家秦牧,每天都要阅读大量的书报杂志,广博地积累知识。结果,他写出的作品宛如由知识的珠宝串成,闪耀着独特的光彩。秦牧在谈到读书时,主张采取牛和鲸的吃法,即“牛嚼”与“鲸吞”。

  什么叫“牛嚼”呢?他说:“老牛白日吃草之后,到深夜十一二点,还动着嘴巴,把白天吞咽下去的东西再次‘反刍’,嚼烂嚼细。我们对需要精读的东西,也应该这样反复多次,嚼得极细再吞下。有的书,刚开始先大体吞下去,然后分段细细研读体味。这样,再难消化的东西也容易消化了。”这就是“牛嚼”式的精读。

  那什么叫“鲸吞”呢?他说,鲸类中的庞然大物——须鲸,游动时俨然一座飘浮的小岛。但它却是以海里的小鱼小虾为主食的。这些小玩艺儿怎么填满它的巨胃呢?原来,须鲸游起来一直张着大口,小鱼小虾随着海水流入它的口中,它把嘴巴一合,海水就从齿缝中哗哗漏掉,而大量的小鱼小虾被筛留下来。如此一大口一大口地吃,整吨整吨的小鱼小虾就进入鲸的胃袋了。人们泛读也应该学习鲸的吃法,一个想要学点知识的人,如果只有精读,没有泛读;如果每天不能“吞食”它几万字的话,知识是很难丰富起来的。单靠精致的点心和维生素丸来养生,是肯定健壮不起来的。

  牛嚼”与“鲸吞”,二者不可偏废。既要“鲸吞”,要大量地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又要对其中少量经典著作反复钻研,细细品味。如此这般,精读和泛读就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习作3           主备人:王婧

一、教学要求

本次习作是指导学生写读后感或观后感,要求学生从最近读过的书或看过的节目中,选择感受最深的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写出自己真实想法和看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点拨学生感悟,引导学生抒真情讲真话。

二、教学重点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思想的实际,抒真情讲真话,自由表达,写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预习导航:

学生从最近读过的书或看过的节目中,选择感受最深的内容,提前思考。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点拨话题

1、 引导回忆:同学们最近读了哪些书?看过哪些影视剧?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 点拨话题:刚才大家讨论的很热烈,今天我们就根据自己的体会,联系写一写读后感或观后感好吗?什么是读后感或观后感呢?(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二、联系实际、点拨感悟

1、联系生活:同学们读的时候产生了哪些想法?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

2、点拨感悟:同们的想法,就是读后的感悟。悟,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想,用不同的方法来想。下面一个小组选一个问题,讨论以下可以从哪几个角度来悟?(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三、指导习作、点拨思维

教师引导:读后感就是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把自己产生的感想体会写出来。“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结果。在写读后感时,请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读懂原文,明确中心。

要写一篇感情真实,令人感动的读后感,必须要认真读原文,特别是对自己深有感触、教育最大,受到深刻启发的内容(句子、段落)更要多读、多想,然后写出感想体会。

2、拟定一个醒目的标题。

在写题目时可以拟定一个正题和一个副题。正题目是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语点明读后感的内容或中心。副题目是指出所读文章的名称。如“不要学小燕子——观《还珠格格》有感”。题目要准确、醒目、简洁。

3、抓住重点,写出感想。

一篇文章,很可能是它的内容令人感动,也可能是文章所揭示的哲理发人深省,还可能是因为文章的写作方法新颖,词汇丰富,意思表达得准确。

4、要选好角度,找好结合点。

为了把读后感体会写得较深刻,结合自己选好写作的角度很重要。这个角度就是能把自己的感想体会从某一点生发开去,开掘出有现实意义,有教育价值的感想。

5、读后感的写法:进入高年级,我们应该掌握以下几种读后感的写法:

第一种写法:

(l)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读什么书。读的书或文章名,应加上书名号。

(2)抓住主要的内容介绍文章梗概或者引用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段落。在引用时,一定要引用对自己启发大、受教育深的。

(3)写出自己对文章或引用词语、句子、段落等的认识,也就是谈自己对这篇文章或词语、句、段的看法,进行议论。

(4)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自己受到的教育。写自己受教育时要谈自己受到教育的实例,用实例写出自己的感想。

(5)结尾时,要扣回原文,也就是自己的体会。结尾方法可由自己选择。

第二种写法:

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写读后感。

(l)开头先交代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间读的什么书或文章名。书名或文章名要加书名号。

(2)读完这篇文章或书以后自己总的感受。句子要简练,但要有一定的深度。

(3)选择感受深的几点或文章的几句话、几段话进行夹叙夹议。具体写法是一点一点、一句一句或一段一段地引用,然后分别谈自己的看法体会。在写看法体会时要既有理论,又有实际。议论的时候,可以先谈认识,也可以结合事例进行议论。议论时所写出的体会感想要透彻、明白,要说真话抒真情。

第三种写法:

(l)要交代所读的文章或书名。

(2)写出这本书或文章的中心,围绕这篇文章的中心举个事例来说明自己受到的教育、启发,揭示所明白的道理。

四、自由习作、合作交流、点拨修改

1、 自由习作,写出感想。(教师巡视指导)

2、 小组交流,合作评价。教师点拨:在比较中体会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和不足。

五、集体评议、点拨评价

1、教师选择典型的文章(两篇:一篇是较好的,一篇是较差的。)集体讨论修改。

2、评选最佳,激发兴趣。采用学生自荐、小组推荐、教师挑选等多种形式,评选最佳标题、最佳开头、最佳结尾、最佳感想、最佳文面、最佳……越多越好。

3、在教室里举办最佳习作展览,以利于同学之间交流、借鉴。

教后记:

 

 

 

练习三       主备人:王婧

一、教学要求:

1、通过对有关“笑”的不同神态、不同情感的词的辨析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地区别和应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兴趣。

2、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3、诵读与积累十二个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关的成语,增强学生阅读兴趣。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在表演中要抓住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

5、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重点:

 通过综合练习,明确本单元的知识技能要点。

三、教学难点:

1、通过对有关“笑”的不同神态、不同情感的词的辨析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地区别和应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兴趣。

2、诵读与积累十二个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关的成语,增强学生阅读兴趣。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预习导航:

 通读练习内容,解决音形义问题,准备课上交流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同学们,“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其实有很多精彩之处。今天就让大家读一段描写众人被刘姥姥逗得哈哈大笑的情节。(重点是阅读兴趣的导入)

(2)学生读这个片段。

(3)学生找出描写各人不同神态的笑的语句。

(4)学生再认真读有关“笑”的语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重点想象各种神态)

2、教学第二部分。

(1)教师鼓励学生说出有关“笑”的词语,并说出这些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他们了解到有各种各样的“笑”。

(2)学生读题,区别七个词语感情色彩、意义内涵的不同。

(3)要求学生认真读四个句子,看看各句应该填什么样的“笑”最合适。(联系上下文仔细体会该选什么样的词)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题,明确应该怎样填。

(2)学生思考:可以填什么样的词语?(教师应鼓励学生尽量多想几个)

(3)教师指名学生说出自己所填的词语。

(4)学生选择最合适的词填入括号中。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字《读书要有选择》。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子写成一样大小。

(5)教师重点指导“掌握、帮助、获取”等词的写法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

   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三、教学第三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词语。

(1)全班交流,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2)同座的同学讨论每个成语的大概意思。

(3)让学生知道每个成语都是有关《西游记》中孙悟空的

(4)学生练习背诵。

2、积累

四、学以致用:请同学们模仿“语文与生活”《红楼梦》中笑的片断,以“上课时,李老师讲了一个笑话……”为开头,写一段话。注意用上点面结合的写法,至少有四个典型人物。

第二教时: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启发谈话。

《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如智勇双全的关羽、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老*巨滑的曹操……同学们可以就自己熟悉的人物来说说。(板书:漫话三国英雄)

(2)指名读题。

2、指导。

(1)学生各自说出自己最熟知的“三国”人物。

(2)学生自由讨论,尝试说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3)学生阅读第二部分《三顾茅庐》的一段对话。

(4)学生分角色自由练说。(教师创设情境)

(5)推荐代表上讲台分角色表演,师生评议。(重点看角色的性格特点有没有把握住)

3、反馈。

(1)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2)评议小结。

五、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谈感受。

3、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内容:画、闹

4、指导。

5、练习。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