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发表日期:2019/4/2 12:17:59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刘娟 有1111位读者读过
课题 | 13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 课时 安排 | 两课时 | |||||||||
教学 目标 | 1.充分预习,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当堂习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借助文本资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文中对比、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4.从五个方面了解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 |||||||||||
教学 准备 | 学情分析 | 1.本单元主题“探索与发现”,选文有《夜晚的实验》《海洋——21世纪的希望》《学会合作》三篇课文和习作4、练习4。旨在宣传现代文明和现代科技成果,让学生能树立亲近自然、关注环境、崇尚科学、探索创新、学会合作的现代理念。本课是一篇关于海洋的说明文,从人们热爱海洋、敬畏海洋、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三个方面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海洋将成为人类21世纪的希望。 2.六年级的学生在说明文学习中,已经能采用抓关键词句、中心句的方式概括文章内容,了解文章要表现的思想。但学会文章中用分类的方法有条理的介绍事物的写法还是有难度。在教授本课时,除了让学生了解人类有关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知识,更要教会学生一种有条理介绍事物的方法。 | ||||||||||
教具准备 | 1.教学课件 2.相关书籍、电影推荐 | |||||||||||
教 学 过 程 | ||||||||||||
第一课时 | ||||||||||||
课时目标 | 1. 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重点关注“蕴”、“胁”等字, 当堂习字。 2.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 |||||||||||
课前自主预习 | 课堂合作交流 | 个人反思修改 | ||||||||||
一、填字成词 波涛( )( ) 无( )无( ) 喜怒( )( ) 望洋( )( ) 大显( )( )
学生活动: 1.快速浏览课文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所提问题,圈画能归纳句子和词语,并在旁边批注。 2.学生自学后分四人小组在组长带领下进行交流,每个学生都要发表意见,其余学生倾听,及时补充自己的想法。 3.请小组代表发言,进行全班汇报交流。
| 一、揭题导入 1.师:板书:“海”,看到这个字,你能说说含有这个字的成语吗? 板书课题:《海洋———21世纪的希望》。齐读。 2.师:质疑:看到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 预设问题:①这是一篇什么样文体的文章?②“希望”是什么意思?③为什么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④课题中为什么用破折号?⑤这篇课文重点介绍什么?
二、检查预习情况。初读课文 1.生带着“自学要求”自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读准字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不懂词的意思。 (3)读通读顺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词语。 慷慨 蕴藏 威胁 低廉 匮乏 矿藏 潮汐 回眸 锰 喜怒无常 硫 望洋兴叹 (2)指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3. 课文可以分成几段?给大家说说段意。交流:“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第一段(1--3)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二段(4--8)人类正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第三段(9)要开发海洋,首先得保护海洋。
三、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第一段。 1.师:海洋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课文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呢?作者又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呢?分小组学习。
预设一: “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 (1)这句话哪些词最能体现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 (2)“慷慨”是什么意思?这句话采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 (3)采用拟人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4)朗读这句话。要求读出“慷慨”“热爱”之情。
预设二: “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1)这句话哪个词最能体现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 (2)课文中是怎样写海洋给人类带来可怕灾难的?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4)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要求读出大海的凶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3小节。 3.小结。 师:通过抓住“提供了 ……便利”“慷慨地给予”“丰富的”“每日不可缺少的”“无情地掀翻”“冲垮”“毁灭”“可怕的灾难”等词,我们能体悟人们对海洋既“敬畏”又“热爱”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它“喜怒无常”的无奈。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 |||||||||||
分层作业设计 | ||||||||||||
A【基础性作业】 1. 完成《习字册》《补充习题》《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 B【提高性作业】 1. 完成《习字册》《补充习题》《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2. 梳理课文分别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 | |||||||||||
第二课时 | ||||||||||||
课时目标 | 1. 引导学生从五个方面了解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情况,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借助文本资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文中对比、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 |||||||||||
自主学习 | 合作交流 | 个人反思修改 | ||||||||||
学生活动预设: A.由于陆地能源发生危机, 人类将致力于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B.由于食物匮乏的威胁, 人类将向海洋索取高蛋白食物。 C.由于海洋能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 人类将在海洋上建立发电站。 D.由于地球上淡水资源稀少, 人类将利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水荒。 E.由于人口急剧增长, 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人类将在海底建设城市, 拓展生存空间。
| 一、复习导入。 1.回想一下,人类与海洋有哪些密切的关系。 2.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敬畏海洋,是什么原因让跨入21世纪的人类不再“望洋兴叹”?
二、精读感悟,学习第二段。 自读第二段,解决下面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是怎样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 自读要求: 1.圈画每段关键词句,旁批写出感悟。 2.完成句式:
“由于 , 人类将 。”
试着概括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几个方面。 将五个方面概括成简洁的词句并板书:
能源危机——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食物匮乏——向海洋索取食物 能量浪费——利用海水发电 水荒——淡化海水 生存空间狭小——建设海底城市
三、联系内容,理解课题 1. 你还能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与观察, 谈谈我们还能怎样去开发、利用海洋吗? 2. 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了吧,用简洁的语言说明。
四、激发情感,落实行动 1.面对人类开发的现状, 科学家向人类发出了警告, 你知道是什么吗? 请读一读第九自然段。 2.听了科学家的警告, 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请为人类的未来———海洋, 写一条公益广告, 提醒人们时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 |||||||||||
分层作业设计 | ||||||||||||
A【基础性作业】 一、完成《补充习题》《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二、小练笔。 想象作文:《未来的海洋》 | B【提高性作业】 一、完成《补充习题》《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二、小练笔。 你心目中的海洋是什么样子的?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写一篇短文。 | |||||||||||
板书设计: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能源危机——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食物匮乏——向海洋索取食物 能量浪费——利用海水发电 水荒——淡化海水 生存空间狭小——建设海底城市 | ||||||||||||
拓展延伸 | 【影片拓展】 《未来水世界》 《海洋》纪录片 【整本书的阅读】(适宜于有一定阅读能力和水平的学生) 《海底两万里》
| |||||||||||
教后记:
| ||||||||||||
【群文阅读】
一、海洋相关资料
1. 如果把地球看成一个村庄或一个大城市的居民小区,海洋可就是它的中央空气调节器。
"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能量射到地球,80%以上被地球表面吸收,不到20%反射到空中。海洋面积大,海水吸收热量的能力强,储存热量的能力大。到达地球的大部分太阳能量被海洋吸收并储存起来,海洋成为地球上的巨大的热能仓库。陆地表面吸收太阳热量能力差,而且集中在表层很浅的地方,储存能力也很差。白天热得快,夜晚也凉得快。这样一来,地球热量的供应就主要由海洋来调节。海洋通过海水温度的升降和海流的循环,并通过与大气的相互作用影响地球气候变化。
海洋不但通过大气调节地球气候,而且海洋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还向地球大气提供40%的再生氧气。另外60%的再生氧气是森林和其他地表植物提供的。因此,人们把海洋与森林并称为地球的两叶肺。不过,地球的这两叶肺与动物的肺相反,它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新鲜氧气。
2. 在海洋中存在着多种元素
难以提取的钾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一种重要元素,海水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钾盐资源,据计算总储量达5×1013吨,但是由于钾的溶解性低,在l升海水中仅能提取380毫克钾。目前,已有采用硫酸盐复盐法、高氯酸盐汽洗法、氨基三磺酸钠法和氟硅酸盐法等从制盐卤水中提取钾;采用二苦胺法、磷酸盐法、沸石法和新型钾离子富集剂从海水中提取钾。
溴是一种贵重的药品原料,可以生产许多消毒药品。例如大家熟悉的红药水就是溴与汞的有机化合物,溴还可以制成熏蒸剂、杀虫剂、抗爆剂等。地球上99%以上的溴都蕴藏在汪洋大海中,故溴还有"海洋元素"的美称。据计算,海水中的溴含量约65毫克/厘3,整个大洋水体的溴储量可达l×1014吨。
镁不仅大量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它还可以用于钢铁工业。近年来镁还作为新型无机阻燃剂,用于多种热塑性树脂和橡胶制品的提取加工。另外,镁还是组成叶绿素的主要元素,可以促进作物对磷的吸收。镁在海水中的含量仅次于氯和钠,总储量约为1.8×1015吨,主要以氯化镁和硫酸镁的形式存在。从海水中提取镁并不复杂,只要将石灰乳液加入海水中,沉淀出氢氧化镁,注入盐酸,再转换成无水氯化镁就可以了。电解海水也可以得到金属镁。全世界镁砂的总产量为7.6×106吨/年,其中约有2.6×106吨是从海水中提取的。美国、日本、英国等是目前世界上生产海水镁砂产量较多的国家。
铀是高能量的核燃料,1千克铀可供利用的能量相当于2250吨优质煤。然而陆地上铀矿的分布极不均匀,并非所有国家都拥有铀矿,全世界的铀矿总储量也不过2×10 6吨左右。但是,在巨大的海水水体中,含有丰富的铀矿资源,总量超过4×109吨,约相当于陆地总储量的2000倍。
从本世纪60年代起,日本、英国、联邦德国等先后着手从海水中提取铀的工作,并且逐渐建立了多种方法提取海水中的铀。现在海水提铀已从基础研究转向开发应用研究。日本已建成年产10千克铀的中试工厂,一些沿海国家亦计划建造百吨级或千吨级铀工业规模的海水提铀厂。如果将来海水中的铀能全部提取出来,所含的裂变能相当于l×1016吨优质煤,比地球上目前已探明的全部煤炭储量还多1000倍。
"能源金属"锂是用于制造氢弹的重要原料。海洋中每升海水含铿15~20毫克,海水中锂总储量约为2.5×1011吨。随着受控核聚变技术的发展,同位素锂6聚变释放的巨大能量最终将和平服务于人类。锂还是理想的电池原料,含铿的铝捏合金在航天工业中占有重要位置。
重水也是原子能反应堆的减速剂和传热介质,也是制造氢弹的原料,海水中含有2×1014吨重水,如果人类一直致力的受控热核聚变的研究得以解决,从海水中大规模提取重水一旦实现,海洋就能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除了上述已形成工业规模生产的各种化学元素外,海水还将无私地奉献给人类全部其他微量元素。
二、阅读训练
大海的呼吸
①大海会呼吸吗?是的,它呼吸时威风凛凛、令人生畏。你到海边去看看;那海浪一起一伏地涌向岸边,习溅起朵朵浪花。要不了多少时间,原先你站立的那片沙滩就被水浸没了,沙滩和岩石都不见了。几小时以后,海水悄悄地退了回去,你曾留下脚印的地方又显露出来。
②海水这种按时涨落的现象,就是大海在有节奏地呼吸,而且天天如此,年年不变。它的名称叫“潮汐”。
③海水永停息地一涨一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在钱塘江入海口附近曾放置过装满12吨重石块的铁丝笼,可是在一次海潮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④能不能利用海潮这匹烈马呢?人们用实际行动作了肯定的回答。早在1912年,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潮汐电站。
⑤有人作过计算,如果把地球上的潮汐能都利用起来,每年可发电12400亿度,相当于110座葛洲坝水电站的发电量。
1、下面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威风凛凛(wēi fēng lǐng lǐng)无影无踪(wú yǐng wú zōng)
②飞溅(fēi jiàn) 浸没(jìn mò) 沙滩(shā tān)
③能量(néng liàng) 蕴藏(wèn cáng) 显露(xiǎn lù)
④放置(fàng zhí) 潮汐(cháo xī) 脚印(jiǎo yìn)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显现( ) 隐藏( ) 靠近( ) 停止( )
3、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威风凛凛:
无影无踪:
4、大海的呼吸叫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5、第②自然段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第③自然段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第④自然段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第⑤自然段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
请你写出其中一种说明方法使用的好处。 。
6、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①大海会呼吸吗?是的。( )
②它呼吸时威风凛凛,令人生畏。( )
7、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如果”一词能否去掉?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