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教学 >>科学教研组>>教研组资源>>阅览文章

三上《保护土壤》

发表日期:2021/9/9 13:37:25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张茹婷 有1548位读者读过

7.保护土壤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保护土壤》这一课是苏教版新教材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的内容。通过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水土流失的情况,并且知道有无植被会造成水土流失。通过分析讨论土壤和自然的关系,认识土壤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会产生的两种不同影响,引发保护土壤的意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能够说出土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但对于自然界中水土流失的原因不够了解。本课通过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学生认识到植被在保护土壤中的重要性。在模拟实验环节中,学生通过引导能够说出对比实验的部分要求,但并不能够将对比实验的步骤表达清楚。因此本课就将水土流失实验作为思维焦点进行探究。

【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制定思维目标。

科学知识:

  1. 通过讨论分析,知道土壤对动植物以及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通过分析各种人类活动,能够辨别并说出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益害及其原因。

    3.通过水土流失模拟实验,意识到植被和土壤保护的相关性

    科学探究:

  3. 通过观察、比较水土流失实验现象,发现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

  4. 通过讨论设计简单的实验步骤,初步树立对比实验地概念。

    科学态度:

    1能够在好奇心地驱使下,探究水土流失与植被地关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土壤是人类的重要,树立保护土壤地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水土流失和有无植被有关

    【教学难点】

     根据材料公平地设计水土流失实验步骤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水土流失装置,水,花洒。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经过了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在我们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的土壤。请小朋友们看几幅图片分别说一说,土壤到底有什么作用?

    2.出示雨林图片,这里植物的长势特别好,蚯蚓也在土壤里安了家。西瓜地以及制作陶瓷的陶土图片。

    3.请学生回答之后,再请各小组具体分析讨论:土壤对动物、植物、人类的不同贡献?

    4.小结: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养料、水分,为动物生存提供了栖息地。土壤与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粮食、蔬菜等食物息息相关, 还为人类提供制造陶器等的原料。  

    5.如果没有土壤,植物就没有养分。如果没有土壤,动物就没有了家园,人类也没有了资源。土壤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应该保护土壤。(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的贡献,让学生意识到土壤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直接导出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土壤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但是也非常容易遭到破坏。出示黄河和长江对比图片。你有什么发现?(黄河水比较黄)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黄河岸边的土壤流进了黄河水内)

    2.为什么黄河附近的泥土会流进河水里,而长江附近的泥土没有被水冲走呢?提问: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水土流失。(下雨)下雨下到平坦的地上会产生水土流失吗?那就说明水土流失需要的条件还有坡度。(需要坡度)

    出示另两张图片,你有什么猜想?(一张是黄河附近土壤无植被,一张为长江边上有植被)植物像被子一样将土壤覆盖起来,我们称其为植被。(可能有无植被有关)

    3.刚刚小朋友们已经提到了黄河的土壤流失是否和其周边有无植被有关呢?那你怎么来验证这个猜想呢?如何证明你的猜测是对的?可以一起做一做实验。但是这个实验怎么做呢?我们肯定需要一些东西来模拟降雨和坡度,你觉得你会怎样来模拟,用什么材料来模拟降雨和坡度呢?

    4.那么下面呢?我们还需要什么材料?(土壤,小草)土壤需要准备几份?首先黄河岸边可以如何模拟,长江岸边可以如何模拟?(黄河岸边可以用无植被的土壤模拟,长江岸边可以用有植被的土壤模拟)还需要哪些材料?出示材料:这些材料老师依据小朋友们的要求准备了土壤、植被、花洒、水等。

    5.为了保证实验的公平性,坡度可不可以一个高一点,一个低一点?那我在模拟雨水的时候有什么要求呢?可不可以一个雨水很大,一个雨水很小?(雨水的量需要一样多,且倾倒高度及角度需要一样)

    6.讲解实验步骤及实验记录要求。

    7.注意事项:(1)同样力度挤压瓶体。(2)仔细观察两份装置内土壤的变化情况。

    8.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有植被的水较为清澈)出示结论:有植被的土壤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有植被的水相对来说较少)

    9.但是在生活当中不仅会有雨天,还会有一些大风,暴晒天气,都会影响我们的土壤流失情况。

    10其实植被不仅仅对于土壤流失有影响,对土壤的蓄水能力有什么影响?当植被被破坏,不仅影响土壤流失,还会影响蓄水能力的现象,我们称他为水土流失现象。思考:为什么有植被了之后,水土就会流失的较少呢?有植被的土壤有什么结构呢?简单观察一分钟。

    11.土壤不仅重要,还那么容易被破坏。那么对于这么多人类活动,你有什么想法呢?这些行为对于土壤地保护是好还是坏呢?分别出示:砍伐森林、修筑梯田、开窑烧砖、轮作休耕的图片。

    12.小组内内讨论一分钟时间,得出一致的答案,在记录单2勾选出答案。如果小组内有分歧,那么这幅图片的位置就不打勾。

    13.小组成员讨论分享,说出自己的理由,教师总结

    14.可能会出现异议的在:修筑梯田其实是更广泛的利用了土壤的面积,做到了防止土壤滑坡。

    15.土壤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土壤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形成几厘米厚的土壤层需要成千上万年的时间,今天土壤正在受到流失和沙化的威胁。

    [设计意图:通过水土流失实验,让学生直观感知,植被对于水土的保护,土壤的修复等作用。通过分析人类不同活动对土壤的益害,提高分析探讨能力,意识到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

  5. 课后拓展

    1.最后,我们了解到了土壤的现状和造成土壤流失的一部分原因,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能够给黄河泥沙治理提供什么意见呢?(植树造林,宣传环保)

    2.提供这样意见的原因是什么?能否根据今天所学说一说理由。

    3.可以以怎样的形式宣传呢?(制作视频、手抄报等等)

    4.小组讨论:还有哪些方法可以保护土壤?(适当的施肥,种植一些可以恢复肥力的植物等等)经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小朋友们回去之后,也可以和家人同学之间多多宣传保护土壤的各种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切身思考可以为土壤保护做些什么,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6. 保护土壤

    降雨水土流失                  

                                         坡度

                                蓄水能力下降      

     

     

     

    【课后反思】

    本课主要通过水土流失实验,学生直观感受到植被对于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性,从而树立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土壤的意识。

    在水土流失实验中,从模拟实验环节开始,对比长江黄河流域的植被情况,选择相应的模拟实验材料。在对比实验环节中,学生小组讨论和教师引导下,说出对比实验所需要注意的步骤。学生在一环扣一环的实验中,亲历了整个探究过程。

    本课设置情境贯穿整节内容,学生有很好的代入感,也有较强的意愿开展探究。在后面的分析土壤益害环节中,可能会出现学生脱离情境的情况,这就需要老师在铺垫情境中多花一些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