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雨点》教学设计
发表日期:2019/10/10 18:06:56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吴苏悦 有728位读者读过
《小小雨点》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欣赏木琴独奏、童声独唱《小松树》
2、唱《小小雨点》
3、节奏创编《大雨和小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木琴独奏《小松树》,了解木琴的音色,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在聆听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
2、通过演唱《小小雨点》,感受二拍子歌曲的节拍感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3、能利用打击乐器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
熟练演唱《小小雨点》,并把能生动,有感情的一边演唱一边表演。
能熟练掌握二拍子歌曲的节拍。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资料准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春天来了,万物苏醒了。小草聪泥土里探出调皮的脑袋。小朋友们也在春天来临时变得更活泼、更可爱。为了迎接春天,请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跳起来吧!
(初步熟悉音乐,请学生听音乐说一说春天我们能看到一些什么?)
1、桃花开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闭上眼睛听一听,仿佛看到了春天的……
二、亲近音乐
师: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水可以喝,也可以玩,还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呢!
(播放1、海浪 2、水滴声 3、溪流声)
师:你们听到了什么?能说一说吗?
生:(回答)
师:水发出的声音真奇妙。你们喜欢吗?有艺术家也创作了关于水的音乐。听一听,描绘出了怎样的画面。
(播放《寒鸦戏水》《黄河》)
大家讨论,你们都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三、歌曲新授《小小雨点》
1、小雨点也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呢!你觉得小雨点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
显性特征:一次充分的聆听
2、教师用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音区弹奏《小小雨点》的旋律,并分别请学生讲一讲。
显性特征:一次有身体动作参与的音乐体验
3、 指名请一些学生根据老师弹奏的音乐,用自己的动作表演这些事物,初步要求动作和音乐合适,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音乐的变化。
4、 听教师范唱
(还有谁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5、 学生仔细聆听并回答(春雨)
6、 小小雨点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他们都落在了哪些地方?
(沙沙沙, 落在花园里,落在田野里)
7、听音乐,找相同节奏
8、师带生有节奏地拍手念节奏
9、有节奏地读歌词
10、用lu跟琴哼唱旋律
11、加入歌词,提示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12、集体演唱歌曲《小小雨点》
显性特征:一次自主创编的合作、一次有艺术感染力的表现
13、请学生给歌曲创编一些动作并进行歌表演
四、我的编创《大雨和小雨》
1、介绍打击乐器:沙锤、三角铁、碰铃,演奏这三种打击乐器,分别代表大雨、中雨及小雨。
2、师说故事,生选择乐器根据故事的内容加以演奏。感受强弱的变化和打击乐器不同的音色。
五、课堂小结
2019.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