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瓜果的联想教学设计
发表日期:2019/10/11 9:37:28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王婷 有773位读者读过
(苏少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 |||
课题 | 瓜果的想象 | 作者 | |
类型 | 综合·探索 | 课时 | 1课时 |
教学背景分析 |
教学内容: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前面一课的拓展与延伸。《瓜果的想象》让学生利用瓜果的造型、色彩、质感等特点进行大胆的想象,运用摆放、切割、穿插、拼接、雕刻等多种方法,创造出新的形象。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动手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认识到美要靠我们双手去创造。 学生情况: 学生对瓜果十分感兴趣,对瓜果的造型、色彩、质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二年级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动手实践能力较弱,有眼高手低之感,提高学生动手创造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要运用“观察、思考、想象”等动手实践的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丰富学生想象思维。 教学方式、手段: 1. 营造学习氛围,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想象、动手实践等活动,创作富有新意的瓜果想象作品。同时注意对学生用刀安全的教育。 2.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创作富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的学习习惯。 教师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和展示台、瓜果、美工刀、牙签。 学生准备: 各种瓜果、水果刀或美工刀、牙签等。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利用瓜果形状、色彩、质感等特点,进行自由联想,让学生主动掌握瓜果想象创作中摆放、切割、穿插、拼接、雕刻等多种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想象,让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创作新的瓜果想象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自然瓜果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并懂得利用双手去表现美、创造美。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利用瓜果的形状、色彩、质感等特点进行自由想象,安全用刀,运用摆放、切割、穿插、拼接、雕刻等多种方法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各种瓜果进行想象创作。 |
教学设计 |
一、游戏激趣 导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礼物——百宝箱,里面装有许多瓜果,下面做一游戏,请同学上来摸一摸,说一说你摸的感觉,猜一猜是什么瓜果?想一想它像什么?猜对了就送给你。 让学生上来摸,分别说出自己摸的感觉,学生猜对了瓜果,得到了奖励。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播放动画片《瓜果娃娃》,几个瓜果踩着“四小天鹅”舞曲来到舞台中间,在舞蹈中几个瓜果变成了瓜果娃娃。) 师:动画片好看吧!现在瓜果娃娃被老师请来了,他在哪儿呢?我想如果大家一起喊瓜果娃娃请出来,他一定会闪亮登场的。 生:瓜果娃娃请出来。 师:出来啦,出来啦!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可爱的瓜果娃娃是由哪些瓜果组成的? 生:香瓜、蛇果、柠檬、葡萄、西红柿。 师:对了,几个简单的瓜果经过我们的想象,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个可爱的形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瓜果的想象。 教师板书课题:瓜果的想象。 设计意图:通过“摸物猜形”的游戏,既让学生感受瓜果大小、形状、质感等特点,又拉近师生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接着看动画片《瓜果娃娃》,动画片是学生的最爱,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通过瓜果娃娃这个可爱的形象,轻松自然地导入课题。 二、欣赏作品 探讨方法 1. 摆放游戏 初步探索 师:请看大屏,老师这里有许多瓜果,看能将它们变成什么? 老师迅速摆出一张笑脸,又摆出一个栩栩如生的牛头…… 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能用手中的瓜果摆放成什么形象。 教师板书:摆放。 思考后,学生尝试拼摆。 小练习:学生用手中的瓜果摆放出具体的形象。 教师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小练习瓜果摆放游戏,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最简单的方式摆放出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这是初步探索练习,为下面的想象创作打下基础。 2. 深入欣赏 探究方法 师:瓜果娃娃想邀请大家一起欣赏瓜果想象的作品,想看吗? 大屏展示瓜果想象的作品图片,让同学们欣赏。 师:请看第一幅,这像什么小动物?是由什么瓜果做的? 生:这是小乌龟,是由菠萝做的,非常可爱。 师:请看第二幅,这是什么瓜果做的,想一想,是用什么方法做的呢? 生:这几个小动物,是用桔子来做的,耳朵是用刀切割而成,眼睛是用豆子插进去的。(教师边听边板书:“切割、穿插”) 师:你真了不起,方法一下子就被你看出来了! 师:再看下一幅这几个可爱的形象,是怎么做的呢? 生:嘴巴是用刀“切”开来的,牙齿是用白瓜子“插”进去,眼睛是用黑豆子“插”进去的。 师:再看这一人物造型是怎么做的呢? 生:这是由哈蜜瓜、葡萄组成的头像作品,它是用哈蜜瓜做头,葡萄做头发,豆角做嘴,水萝卜做眼睛,这几种瓜果是用牙签拼接起来的。(教师板书:拼接) 师生欣赏一组拼接的瓜果作品 师:请大家仔细欣赏这一幅作品,说说它是怎么做的。 生:我喜欢这幅苹果做的人物作品,它雕刻得非常精细,惟妙惟肖。(教师板书:雕刻)。 师生共同欣赏一组雕刻的瓜果作品 …… 设计意图:探讨方法是本课的重难点所在。第一层次让学生有一直观感受,看看作品做的是什么?是由什么瓜果做的?问题浅显易懂,学生轻松回答;然后教师又抛出第二个稍深层次的问题,第二幅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做的,学生回答得很翔实,具体到五官的做法,教师将学生说的方法切割、穿插板书到黑板上,这样不仅肯定了学生的方法,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信心,有了成就感;接着,学生在欣赏作品中相继说出拼接、雕刻等方法,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自己探究方法的乐趣。 三、师生合作 尝试创作 1. 师生合作示范 师:请看老师手里拿的什么?想象一下,你能把它变成什么? 学生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师:好的,下面我们用西瓜做一个笑脸,想想怎么做。(教师出示荔枝、胡萝卜、香蕉等辅助材料) 生:用刀切一个弯弯的口子做嘴。 师:为什么要弯弯的呢? 生:口子弯弯的向上翘,表示嘴在笑。 师:眼睛、鼻子、头发怎么做呢? 生:用荔枝做笑脸的眼睛,鼻子可用胡萝卜做,长长的显得非常可爱,头发用香蕉皮代替。 请学生上来和老师一起创作笑脸头像,在切割时注意用刀方法与安全。 还可以用西瓜创作可爱的小猪。 西瓜藤做尾巴,切一段藕做猪鼻子,切两块瓜皮做猪耳朵。 2. 看瓜果,畅想自己的作品 师:今天大家带来了许多瓜果,说一说你手中的瓜果长得什么样子,想一想,你能把它变成什么? 让学生回答:(1)用什么瓜果联想的? (2)利用瓜果什么特点来做的? (3)用哪些方法来制作的? 设计意图:第一步示范创作,教师拿出瓜果让学生自由想象,然后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在创作中注重生成性示范,同样的瓜果经过不同的想象就能创作出不一样的形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用刀的技法与安全;第二步看瓜果,畅想自己作品,打开学生思路,丰富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让学生信心大增,跃跃欲试。 四、实践创作 展示评价 师:同学们都着急了吧!瓜果娃娃想请你们一试身手? 作业要求: 1. 选择合适的瓜果,通过想象创作出新的形象。 2. 可以独立创作,也可以几个人合作,做好分工。 3. 注意用刀安全。 学生在音乐声中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并提醒学生将创作好的作品放到中间的展示台上。 展示评价作品 自评:介绍自己作品,说创意特色;互评: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也可以提出更好的改进方法;在学生自评、互评中教师适当点评,以便及时纠正学生在评价中发生的偏差。 设计意图:单个创作瓜果想象的作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作的能力,合作完成的作品,主要培养学生合作协调能力。在作品展示中,让学生自评、互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有利于提高学生欣赏、判断、概括能力,让学生进一步分享成功的喜悦。 五、拓展延伸 回归生活 生活中的瓜果想象设计 师:看看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利用瓜果想象元素来设计的? 生:苹果茶杯、橙子概念车等。 教师展示生活中的作品。 有草莓靠垫、西瓜拎包、菠萝建筑…… 师:我们可以将瓜果想象作品用于生活,来设计美化日用品,进一步美化我们的生活。 师:今天这节课同学们玩得非常开心,因为这些普普通通的瓜果,经过你们的奇思妙想变成一个个可爱的形象,我建议你们将自己的作品带回去给爸爸妈妈欣赏一下,让他们也来分享我们成功的喜悦。 在音乐声中,学生整理课桌。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美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会用自己的双手可以表现美、创造美, 美化生活,让大家一起来分享成功的喜悦。 |
作业要求 |
作业要求: 1. 选择合适的瓜果,通过想象创作出新的形象。 2. 可以独立创作,也可以几个人合作,做好分工。 3. 注意用刀安全。 |
教与学的评价 |
1. 瓜果想象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节美术课,在欣赏中,让学生主动探索瓜果想象的制作方法:摆放、切割、穿插、拼接、雕刻等;在师生合作示范中,发现学生用刀不稳定,有安全隐患,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本课设置递进式两次作业:第一次小练习,摆放瓜果。只要发挥好想象力,轻松便捷地摆放出一个个生动形象。第二次作业,运用综合技法,进行瓜果想象创作。看着桌上琳琅满目的作品,大大出乎老师意料,不得不佩服孩子们新奇的创意,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在评价中让学生自己介绍作品创意和做法,互评中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也可提出修改意见,在评价中共同促进,共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