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应对策略--范婉妍

发表日期:2019/10/11 17:21:34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范婉妍 有1042位读者读过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应对策略

课堂是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养成价值观,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课堂上总会出现一些扰乱教学的问题行为。小学生大多单纯,因为此时他们正处于自我认知的探索期,对教师有一定的依赖性,需要教师关注他们,所以在课堂上学生总会做出一些问题行为阻碍课堂教学正常进行。而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问题行为,及时进行管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新型课堂的构建,新课改要求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构建和谐的师生互动课堂,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关心学生、积极交流,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课堂是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们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但是,课堂问题行为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随时可能遇到的问题。虽然有的孩子课堂问题行为表现不明显,但是教师若不及时进行管理,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中小学生正是探索自我的时候,管理不当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不良影响。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新型课堂的构建,新课改要求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构建和谐的师生互动课堂。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不同,小学生的关注力和意志较为薄弱,一节课共40分钟,超过25分钟他们便难以坚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诱惑学生离开课堂的东西越来越多,如电子手表、手机等。而教师的能力也成为影响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比如同样的一个班在不同教师的课堂上有着截然不同的情形,因此教师必须对问题行为拿捏准确。

在课堂上还会出现很多类型的问题行为,面对未发生的、正在发生和严重的问题行为,教师必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以下是笔者总结的从预防、控制、矫正三个方面来解决课堂问题行为。

一.        预防课堂问题行为

  1. 教会学生尊重

小学生具有一定的向师性,想要让学生尊重他人,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教师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好榜样,这样孩子便会不自觉的向老师学习,扭转一些坏习惯。在课堂上是,老师尊重学生,学生尊重老师,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目前受人尊敬的老师无一不是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和朋友般相处。总之,教师必须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学生学会尊重,才能有效预防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1. 学会与学生和平相处

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过程,这要求教师将学生放在同等地位,与学生平等对话友好相处。现在教师要当一名平等的参与者,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从而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并且老师并不是所有想法都很好,有时也会有所遗漏,所以当学生提出与教师相悖的观点时,要尊重学生的看法;若教师一味地俯看学生,只能看到学生的缺点,无法关注到闪光点。有人说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但现今的教师更需要以身作则,平等对待学生,让学生明白尊重他人、爱护他人是一种美。

  1. 建立合理的课堂守则

在所有小学新生入学时,班主任都会制定一套班规,让学生遵守规则,因为小学生刚换了一个新环境,对任何事情都保持新鲜感、好奇心,也什么规则都不懂。他们不知道上课时要举手发言,大家一起闹哄哄地课堂效率便无法保证,所以必须要制定一个课堂守则,教导他们上课时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将那些规则从熟记于心到养成习惯。年级虽会上升,但课堂规则不会变化,科学的课堂守则能使学生在小学六年间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可以结合上一条与学生共同建立课堂守则,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感与责任感,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建立规则,若没有做到,则会自己主动认错、纠错。总之教师必须谨记,建立科学的课堂守则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二.        控制课堂问题行为

1.学会视而不见

教师要学会有意识地视而不见,课堂上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对于问题行为比较轻的,只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的学生,就可以忽视他,一直得不到关注,也就会停止某些行为;还有些学生只是犯了个小错误,那教师可以给他自我纠错的机会,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过于不依不饶的惩罚学生,可能会使学生更加抵抗教师,致使事态恶化;不仅是教师喜欢听到学生的赞美,学生也一直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总之,在不影响学生吸收知识和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选择有意识地视而不见。

2.使用语言制止

可以发现资深老师大多上课时声音洪亮,语气严厉,即使是先天声音不足的老师也会戴上耳麦.首先,教师需要用洪亮的声音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防止学生上课走神;其次,当学生发生走神、吵乱等打破课堂秩序的问题行为时,教师可以在第一时间内用严厉的预期讲出制止语言,比如“现在全体安静!”、“所有同学看向我”等语言威喝住学生,能立即制止住问题行为,之后可以再使用其他方法让学生认真听课。但在使用制止语言时要把握尺度,有些新进教师一开始管不住学生,就会经常使用制止语言,但次数多了,既会伤害到孩子的内心,自己也得不到学生的信服,所以制止语言一般要和其他策略结合使用,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随着教师经验的增加,也要减少使用的频率。

3.强化课堂要求

在课堂上教师要严格把控教学进度,发号施令就既要让学生听懂,又要把时间精确到秒。教师颁布教学任务时,要把每个要求说清楚,每个目标说明白。有的老师布置任务时没有将要求说清楚,学生无法理解任务只能白白浪费时间,阻碍教学进程,有的老师让小组合作时给的时间过长,学生早早地完成学习任务,只会在一起聊天,打闹,最后老师也无法将局面收回来。所以教师必须意识到强化学习要求的重要性,简单明了的学习要求可以让学生更快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从而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三.        矫正课堂问题行为

1.推心置腹谈心

小学生不似高中生那般复杂,他们还未与社会接触,都比较纯良,问题行为的产生有些是比较简单的原因,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要教师真正关爱学生,耐心地与学生谈心,总有一天能软化学生,使学生纠正错误,产生比较好的结果。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偷偷做小动作,老师耐心与学生讲道理,最终都能有所改变。但现在的教师工作量大,除了教学任务,还有许多科研任务,花到学生身上的时间比以前少。不过这几年,为分担教师的压力,许多学校都成立了完备的心理咨询室以减轻使用这种方式的局限性。

2.剖析行为过程

教师要教导学生学会剖析自己的行为过程,在学生低年级时,他们还没有自己的思维意识,并对教师具有一定的依赖性,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剖析,但学生到了高年级,高年级学生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学生能独立地思索自己行为产生的后果,在其中老师起引导作用,有些老师让学生根据自己或身边发生的问题行为写一篇文章,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不失为一个一石二鸟的好方法。不过这种方式有时需要与其他手段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改变学生的行为。

3.承担行为后果

在比较恶劣的问题行为发生后,不管责任最终怎么判定,教师要让学生承担相应的责任,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什么是责任,以后做事才能有担当、有思量,否则有些学生觉得犯了错误有老师帮忙处理,自己不需要承担行为后果,了解到这个甜头,学生会知道犯了错没关系,有老师,以至于以后不停犯错,从而毁掉自己的生活。

总而言之,影响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因素有千千万万个,而造成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是有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因素。希望本文能为教师管理课堂提供一些帮助,提供针对性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以帮助小学生树立良好的课堂观念,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但对学生还没有深入的了解,研究还有许多不足,但在今后的教师生涯,我还会继续关注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并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