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让思考进入数学课堂 刘娟

发表日期:2019/10/30 19:37:01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刘娟 有7983位读者读过

9加几反思

今天听了组内李老师和徐老师同一节数学课《9加几》,两位老师课堂都非常精彩,以下是我对两位老师教学各环节的一点想法。

本节课是第十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20以内的数,掌握10以内加、减法。本课要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9加几的凑十口算方法,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口算9加几的算式。初步了解实际问题的“条件”和“问题”,能联系加、减法的含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能说明9加几的凑十过程,理解计算方法。能简单说明确定解决问题方法的思考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计算、认真思考的习惯。体会加法计算在解决问题里的应用,感受加法计算的作用。两位老师的三维目标明确,从学情出发,定位准确。课堂开始复习10的分成和10加几的计算,激活学生的认知,为今天所学的内容打下基础。新课导入时,两位老师都让学生充分观察图片场景,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图片中得到的数学信息,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根据图片中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徐老师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充分感知要把9和1凑成10,就要先把4分成1和3。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探索算法。学生借助直观,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学生相互交流总结“凑十法”的思路。试一试的教学中,先出示题中的花朵图。让学生观察图片信息后提问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怎样列算式?先圈出10朵,再计算吗?将10朵花圈在一起也就是将10个一变成1个十,在转换成熟悉的10加几的计算。试一试和想想做做中主要让学生利用9+4的算法和经验自己探索9加几,巩固“凑十法”。

两位老师的课堂都非常重视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强化算法算理的理解渗透,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后洞中掌握新知。